成渝古驿道五驿站

成渝古驿道五驿站,第1张

川黔古道千年驿站,被遗忘的明清老街

四川古道上,观音岩,一个被遗忘的千年古驿站。据《綦江县志》记载,贵州、云南从四川等地进口盐、布等生活必需品;四川从云南、贵州进口茶叶。一路走来,因为经商成功,修路兴商,逐渐形成了一条贯穿成都、重庆、贵州、云南的商道。

观音岩曾是四川通往贵州道真县、正安县的要道。有很多人挑货,雇了很多人,教了很多人。竹笋、桐油、茶叶、药材等。,都是大山里特有的,都是从这里运到大山外面进行交易,城里的蓝布袜子从这里经过,进入山区人们的生活。

观音岩是川黔茶盐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曾经非常繁华。据《南川县志》记载,民国22年至28年,出口竹笋、桐油、茶叶、生漆、五倍子、松油、松烟、焦炭、毛铁、药材、猪鬃、牛皮14.6万吨,进口食盐1800袋(每袋150袋)

时间过得很快。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这条延续了数千年的川黔古道,慢慢被更快捷的公路和铁路所取代,在这里逐渐被忽视和遗忘。现在杂草太多,盖不住光滑的青石。因为人少,很多店铺都倒闭了。

走在这个几近荒芜的古驿站里,虽然地上青石板的缝隙里长满了草,但这些被踩过的光滑石板,还是能感受到岁月的痕迹。站在古街中央,似乎还能看到络绎不绝的商贾来来往往,满心的欢喜,爬山的疲惫,还有喝酒叫卖的喧嚣……

观音驿站海拔1000米左右。随着客流的消失,原来的居民大部分都搬走了。很多房子年久失修,人上楼空,更显荒凉。前几年有商户入驻,简单装修了一下。一些留在这里的居民拿出收藏已久的边油,搬出对窝,烹煮美味的山茶花,制作热腾腾的汤圆,招待偶尔路过的游客。

这个古驿站为什么叫观音岩驿站?走到这个古老驿站的尽头,我发现了这个名字的由来。原来是一块天然的岩石伸了出来,下面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在这里建起了观音岩驿站。人们把这块石头叫做观音岩,驿站旁边的驿站也习惯叫它观音岩驿站。

在观音像周围可以看到一些破碎的石墙和柱子,这表明人们曾经为观音像建过亭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倒塌的。这一天下了一整天的雨,真是巧了。当我们来到观音岩时,一缕阳光在云层中闪耀,正好照在观音像上,天空空呈现出一片清晰的晚霞。这晚的夕阳真的很棒。

从观音岩边上看,茶盐古道两边都是悬崖峭壁,都是层层叠叠的岩石,就像那些人工堆砌的一样,从而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石门,颇有气势,但这个天然石门形成的石门中间长满了植物,缓冲了这个天然石门给行人带来的震撼。

我们到的时候,古驿站空空几乎都被我们订光了。虽然沿街挂了很多红灯笼和招牌,但门基本都关着。即使房子里飘出缕缕稻香,音乐若无其事,真的有点像空城。

最后,我们循着稻香来到一家农家菜店,品尝了地道的农家菜,尤其是腊肉、香肠、糯米、糯米芋头。那叫一个惬意的地方,尤其是糯米芋头,让我们看着就觉得好吃。

大家享用了一桌看似简单的菜,尤其是山上的野生蘑菇汤,是真正的美味。不一会儿,一张CD发行了。饭后,老板娘端出一锅活力汤(油茶)。她告诉我们油茶很好吃,但是煮的时候很讲究。先将腊肉颗粒煸炒成油,加入茶叶煸炒至梗变白,茶香四溢,再加入适量山泉水,盖上锅盖,煮至水近干,耙起茶叶,再用木勺慢慢将茶叶磨成金黄色,再加水煮沸,做成碗状。一碗油茶,凝聚着乡下人的亲情,是一段悠闲的时光。

走在古道车站,似乎能清晰地看到时间的流逝。土豆饭的老板告诉我们,几十年来,这里的原住民陆续搬到这里,他却始终坚守。他说这里环境好,生活安逸,坚信这里终究会有辉煌的一天!想想吧。现在重庆主城到南川的交通越来越方便,高速四通八达,高铁规划中。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了解越来越多,也许他们期待的荣耀即将到来。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8179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27
下一篇 2022-1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