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南麓杨柳关,宣汉开州交界岭

苹字组词2022-12-27  58

巴山南麓杨柳关,宣汉开州交界岭

杨柳关,位于大巴山南麓,是关面山大梁子的一个分支,峰峦绵延数百里,是重庆市开州区和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自然行政分界线。这个地方是以过去在关隘上种植的许多柳树命名的。但是现在,白杨树已经很少了。主要植被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部分杜鹃花在山间盛开。

大梁子杨柳关位置形象示意图。这次是从宣汉县城东部的南坝镇出发,坐宣汉到开州的班车(停靠南坝和杨柳关),在杨柳关下车。南坝到杨柳关的班车大概1个小时,票价15元。

大梁子杨柳关继承了大巴山区一个显著的地貌落差现象,即“北缓南陡”。从山脊北侧的宣汉县上坡到杨柳关隘,虽然路面蜿蜒曲折,但整体上趋于平缓,很快就能到达。但从垭口南侧到峡山梁,一路都是陡坡,杨柳关到三汇口只有8公里长。但由于山路陡峭,车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减速。

关垭口全貌。图片左侧指示牌上标注的“天池寺”位于宣汉、开州、开江三县(区)交界处(地名为‘天池山’),也是当地村民祭祀祈福的重要场所。但是天池寺离杨柳关隘有十几公里,不自驾去很不方便。这个自助搜索只好放弃了。

位于官垭口(开州井)南侧的原红军战壕遗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定为开县文保单位。1933年秋,红四方面军与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战役组成的川军皇家陵园基地发生激战。按照当时四川军阀防区的划分,宣汉县属于刘存厚部,开县、开江县属于刘向和陵寝的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发动宣大战役打败刘存厚,战线到达杨柳关,所以当刘向发起“六路围攻”反击时,这里必然会发生激战。现在,“战场喧嚣过后,林涛无声”被抛在脑后。

“杨柳关”三个大字,刻在山口的一块岩石上,是后人刻上去的。下框文字是对1933年红军与川军“杨柳关战役”的简介。

关隘口宣汉的地名标志。左边的白房子是宣汉设立的“煤票检查站”,负责过往运煤的验票。在一些特殊时期,它被用作临时检查站(如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等。).在宣凯和大熊猫开开交界处的山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开采量大,相关的运输业务也很多。

1933年抗战遗址官垭口北侧,也是宣汉县文保单位。开州、宣汉两县(区)在杨柳关有文保,开州是红军的战壕,宣汉覆盖整个战斗过程。

宣汉县文保碑的背后,是一些关于杨柳关战役的细节。这些史料从何而来?反正我感觉是在看小说。

站在杨柳关隘的北侧,你可以鸟瞰大巴山南麓的一个分支——大梁子(关面山系)。群峰叠起,现在你完全在群山的怀抱中。山脚下有零星的梯田,用来种植蔬菜作物。远处马路上的那排房子是宣汉县夏商镇刘阳村的所在地。

关垭口是公路经过的川渝边界点,也有官方界碑,是2017年新勘界后竖立的。四川宣汉县夏商镇和重庆市开州区三汇口乡,由川渝两省民政单位共同管理。也是川渝二号省界界碑。

杨柳关每天只有两班往返宣汉和开州的班车,公共出入不便。随即在垭口北侧的宣汉找到一户农民家庭,让他们帮我联系一辆摩托车,带到三汇口(20元),再坐客运班车回开州,就这样结束了探险。

汇口乡位于开州区西北部,毗邻四川省关面山和宣汉。它是由三条小溪汇合而成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山谷聚落,自然资源丰富,以农业和林业为主。南北朝和西魏时期,它被用作“刘溪郡政府”(建在巴曲县)。现在,古县遗址已被掩埋在后来修建的“三会水库”中。刘闲县曾有“八景”,其中涉及杨柳关的一景叫“杨柳关清雪”,源于杨柳关海拔高,冬季有积雪的山口。每次阳光普照,水晶灯闪闪发光,景色缤纷诱人!

民国《宣汉县志》中,关于杨柳关的记述是宣汉通往开县、万县的道路。从杨柳关隘骑摩托车下山的路上,也看到当年经过这里的古道和风俗遗址正在开发建设中,我试图在感受上还原历史场景。无论如何,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并没有被遗忘,这为当地的文化旅游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机遇,从而提升当地的资源软实力。

民国版《宣汉县志》对宣汉县的描述中,提到杨柳关为“自东南至杨柳关一百三十里,达县界”...杨柳关作为边关和要地,是历史渊源带来的方向性节点,作用是明确的。

感谢宣汉县图书馆提供《中华民国宣汉县志》校对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179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