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妃革命的影响

刀妃革命的影响,第1张

说起“刀公主革命”,恐怕很多朋友还不知道这是什么革命,但说到溥仪的妃子文秀与溥仪离婚,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时间在当时的社会还是轰动一时的,因为文绣在被逐出宫门的时候,在袖子里藏了一把尖刀准备自杀,但最终被成功制止。但印象太深刻,文绣被称为“刀公主”,所以这次文绣和溥仪的离婚也被称为“刀公主革命”。

1922年,溥仪选婉容为皇后,文秀为贵妃,史称舒菲。此时,婉容只有17岁,文绣只有14岁。

舒文秀自1922年嫁给溥仪后一直追随溥仪,与溥仪共同生活了9年。这九年间,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再加上丈夫溥仪的冷落,对于一个深宫女子来说,是一种煎熬。文秀虽是女子,却深明大义,反对溥仪依靠日本人恢复大业,渐渐疏远了与溥仪的感情。

后来在天津住别墅,溥仪和婉容住二楼,让文秀等丫鬟住一楼。而且他对刺绣也很冷漠,导致仆人们对刺绣也是掉以轻心。文秀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她用剪刀扎小腹,溥仪冷冷淡淡地说:“不用管她。”这件事也成为文秀勇敢离婚的导火索。

这时,文秀的远房表妹张瑜的女儿于芬来到了文秀的身边。当她得知文秀婚姻不幸,处境悲惨时,建议她争取人身自由,离婚。

1931年秋,文绣聘请了张绍曾、、李三位律师,向法院递交诉状:“溥仪被控虐待文绣,令人不堪其扰。溥仪身体有病,在一起生活了九年,却没有得到任何运气。决定离婚,索要个人日常衣物及赡养费50万元。”文秀公开宣布与溥仪离婚,对清朝皇室、清朝前王公大臣以及溥仪本身都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溥仪极其害怕文秀的指责,认为太伤皇族的面子,失去了“皇帝”的地位。当时是溥仪完成王业光复的关键时刻。无奈之下,他又聘请了林白和林两位律师,作为他与文绣的调解工作的全权代理人。

1931年10月22日,经过双方律师签字的两个月和谈,结果是舒菲文秀与溥仪皇帝彻底断绝关系,溥仪需支付55000银元作为赡养费,而文秀终身不得再婚,双方互不损害名誉。最后以庭外和解的形式达成离婚协议,两人分道扬镳。

可以说离婚对溥仪的影响很大。在谈到我的一生时,我曾经说过:我,末代皇帝,做过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是做日本人的傀儡,二是答应文秀的离婚要求。

但是,文秀并没有跟到底。中年时,她嫁给了另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刘振东,是国民党的一名少校,但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后来因为时局动荡,他从国民党军队辞职,靠租三轮车生活。建国后,他成了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文秀和他一起过着平凡平淡的生活。1953年,文秀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家中去世。她44岁了,一辈子没有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774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