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望远镜看仙女座星系

天文望远镜看仙女座星系,第1张

不同波段图片下的LAMOST J0037+4016。a)赫歇尔尖顶250微米远红外图像,其中蓝色圆圈表示M31中已知的亮蓝色变星位置,白色方框表示LAMOST J0037+4016的位置(视场中心);B) Galex近紫外(NUV)波段放大图像;C) DSS光学三色合成放大彩色地图;D)Herschel SPIRE 250微米远红外放大倍率;E)21厘米波段无线电放大率。对应于放大的视场大小与图A中的白框相同..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消息:近日,云南大学西南天文研究所刘晓伟利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16m望远镜、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2.4m望远镜和历史档案资料,联合鉴定出一个位于仙女座星系;;又称M31)外围的亮蓝色变星——LAMOST j 0037+4016,也是目前发现的离M31中心最远的一颗。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通讯》(ApJL,2019,884,L7)上。

炽热的亮蓝色变星是大质量(初始质量通常大于25个太阳质量)恒星的演化阶段,亮度极高(105-107个太阳光度),位于希罗多德图左上角的顶部。在亮蓝色恒星的演化阶段,恒星通常会有间歇性的质量损失爆发。此时恒星的光学波段会变亮1-2个数量级,光谱类型从O/B超巨星变为A/F超巨星。传统的大质量恒星演化模型通常认为这类恒星是大质量恒星的氦主序星,即沃夫-瑞叶星的前身星。然而,最近的观测证据表明,亮蓝色变星可以爆炸成II型超新星。发现和识别更多的亮蓝色变星,对于理解大质量恒星的质量损失风暴及其演化模型非常重要。

此前在M31中只识别出6颗亮蓝色变星,这些变星都集中在它们的旋臂或恒星形成环中(如图)。利用长期光变数据、多历元光谱数据和近红外颜色信息,研究团队发现并鉴定了M31中的第7颗亮蓝色变星,它位于M31盘最外围的一个扩展子结构上非常特殊的位置,是目前发现的距离M31中心最远的亮蓝色变星。由于亮蓝色变星的特殊位置,对该星及其周围环境的后续观测和研究将有助于为大质量恒星的演化模型提供重要约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730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4
下一篇 2022-06-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