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鬼节

七月中旬鬼节,第1张

我们常说的鬼节一般是指中秋节,中国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常说的 七月半 但中国其实有三大鬼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但是今天边肖想把重点放在最大的鬼节中秋节的起源上,关于这个鬼节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和传说。让我们来看看!

中国三大鬼节:清明节、中秋节、寒衣节。

鬼节的起源

1。民间对鬼节起源的看法

据老人家说,七月十五,百鬼放假,可以晒晒太阳放松一下。鬼门关14日午夜开启,15日午夜关闭。所有的鬼都必须在鬼门关关闭之前回到冥界,否则就留在死里变成鬼。同时农历的整个七月也是一年中最重的,鬼比较多,所以晚上不能哭也不能吹口哨,否则很容易招来上百个鬼。

鬼节出生的孩子叫天胎(也有地方叫鬼婴)。也就是说,鬼节出生的孩子,都是流浪的小鬼,变成了。据说,殷琦严重的人容易气虚,胃寒,四肢冰冷和邪恶的精神。所以鬼节出生的人命运坎坷。

2。道教传说:

七月半鬼节的由来,应该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祖先崇拜有关。据说天官的生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被称为上元节。它的主要职责是保佑世界。官员的生日是7月15日,也就是所谓的中秋节。它的主要职责是为世人赎罪。水官的生日是10月15日,称为下元节。它的主要职责是为世界解决问题。

中原(7月15日)原本是祭祖的民间日子,后来被定为掌管鬼门关的地宫圣诞节。这一天,地宫打开了地狱之门,也是地狱之门打开的日子,故去的祖先可以回家团聚。所以也是鬼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中最重要的。有道场,馒头给鬼吃。在这一天,祖先被献祭。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超度逝者灵魂。

4。佛教传说:

中秋节在佛教中也被称为兰盆节。这个鬼节的由来和佛祖释迦牟尼有关系。据说佛陀在世时,收了十个弟子。其中一位名叫慕莲的瑜伽士,在得到这个字之前,他的父母就已经去世了。因为慕琏非常关心他死去的母亲,所以他用田童眼来查看他母亲在地狱的生活。原来他们已经成了饿鬼,没吃没喝,处境悲惨。目连看到这一幕后,感到非常难过,于是他用自己的魔力给母亲送去了一些食物。不幸的是,食物刚送到他的嘴里,就立刻变成了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况后非常心痛,就把这种情况告诉了释迦牟尼。佛陀教导他,母亲在世时种下了许多罪孽,所以死后落入饿鬼之道,万劫不复。这个恶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必须群策群力。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到后世,逐渐形成了一种民俗。每年农历七月中旬,人们会宰杀鸡鸭,焚香焚衣,祭拜来自阴间的饿鬼,以化解冤屈,避免祸害人间。久而久之,形成了鬼节的习俗。

鬼节的习俗

河灯:河灯也叫“莲花灯”,河灯通常在底座上放上灯或蜡烛。在一月中旬的夜晚,它们被放入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任其漂浮。燃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溺水鬼和其他鬼。点亮河流,尤其是黄河,非常壮观。山西西北部的河曲县靠近黄河。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每年7月15日晚上,全市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黄河岸边的戏台前的广场上观看河灯。五颜六色的灯随波逐流,孩子盯着自己的灯能漂多远。老妇人不停地说话和祈祷。今天的河灯已经成为一种欢乐的活动。按照佛教的白骨社的仪式,放河灯只是小程序之一,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重要。在中秋节的民俗活动中,灯饰更为重要。

祭祖:祭祖节适逢农历七月十五,故简称“七月半”祭祖。那时候,夏天已经过去,秋天才刚刚开始。民间认为此时祖先也会回乡看望后代,所以需要祭祖。崇拜仪式通常在七月底前的晚上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时要祭奠祖先,一般不动其牌位。至“七月半”祭祖时,请将先人的牌位逐一取出,恭恭敬敬地放在供奉的桌子上,然后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焚香,每日早、中、昏三次,直至七月三十日归还。如果有祖先的画像,请出去挂起来。祭拜时,按辈分、年资的顺序给每位祖先磕头,默默祈祷,向祖先报告,请人先检视他们这一年的言行,保佑他们平安幸福。

祭祀土地和庄稼:7月15日,人们仍然对土地和庄稼进行祭祀。将供品撒入田野。纸烧好后,用剪成碎片的五色纸包裹在庄稼的穗上。传说可以避开冰雹,获得丰收。同时,有些地方还要去后土庙祭祀。定县民俗把麻和玉米挂在门上。

鬼节禁忌

一般认为7月15日是鬼节的日子,也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在这个时候,是最重的侯,所以那天晚上最好不要上街,以免撞见鬼。另外,最好不要去河边或者海边,以免一不小心滑倒,成为水鬼的替身。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鬼怪,尽量避免外出。另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者冒犯灵界的话,以免激怒阴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674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4
下一篇 2022-06-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