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书一般几年修编一次

地方志书一般几年修编一次,第1张

所谓地方志,是指以该地区为重点,全面记录该地区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作品,又称地方志或地方志。中国的地方志一般每隔几年就会修订编纂一次。那么,每隔几年左右编纂一部具体的地方志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地方志大约每隔几年编纂一次。

地方志大约每二十年编纂一次。地方综合年鉴是逐年审查和编纂的。行政区划有重大调整的,应当及时组织编纂被撤销的市、县(市、区)和新设立的市、县(市、区)的地方志。

2005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自即日起施行。其中第十条:地方志每20年左右编纂一次。每一轮地方志编纂工作结束后,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在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收集资料、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将启动新一轮地方志续编工作。

地方志的作用是什么?

按照传统说法,地方志具有“管理历史、教育历史、保存历史”三大功能。所谓治,就是对于地方行政官员来说,方志是治国必不可少的书籍,所谓“治天下者以史为镜,治国者以志为镜”;所谓教化,就是地方志不仅是官方书籍,也是民众生活的必备书籍,可以起到“扬善惩恶,褒扬风化”的作用;所谓保存历史,是指地方志具有“补史之不足,参史之误,述史之略,史无续”的保存价值。

到了近代,有人又把地方志的作用进一步细化为六个部分:一是那些把社会制度的曲折从正史中隐藏起来的人,往往是从地方志中得到其轮廓的;第二,正史不能指名的上一代人,往往在方志中得姓氏;第三,如果丢失的物品分散在某个部门,那么赖方志就可以以土地为纲,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地方志的税额、物价和许多吉祥产品等四个事实,可以窥见经济状态的变化;五部地方志建详,能揭示文化兴衰。是方志多、姓氏详的姓氏的兴衰,往往可以与其他史实相互印证。

随着时代的变迁,地方志的价值也在变化。当代学者黎锦熙认为地方志有四大功能:一是科学资源;二、地方年鉴;第三,地方教材;四。旅游指南。如今,一部好的地方志不仅具有保存地方文献、帮助政府决策的功能,还具有作为地方教科书、提供科研资料的重要作用。它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所以今天各地还在组织人才编纂地方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our/2558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3
下一篇 2022-06-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