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模块化布局介绍
1。农工岛城市模块:
注意岛上不能有工匠,否则瘟疫爆发,岛上只有工农不用建医院。重工业集中在这里,是早期的造船中心。专门建了一个派出所,方便996的工人加班。这一代基础产品的产量很重要!
2。工匠岛城市模块:
这类工匠很有意思。是承上启下,代表真正的中产阶级。所以这个岛非常适合作为区域物流集散地,低级产品运到这里加工,三级产品运到工程师和投资人的岛上再加工。你可以建一个仓库,把所有的产品都集中在这里。建议选择新大陆附近的岛屿。
3。工程师和投资者岛城模块:
话不多说,资产阶级贵族城市,怎么华丽怎么建,动物园博物馆都集中在这里,尽可能去除污染。建个旅游码头,数游客的钱!也可以兼职造蒸汽装甲船。
4。日工和劳动岛城市模块:
新世界的土地利用效率低,本来就不应该模块化,但是强迫症没办法,只能设计一个更小的,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塞进去。这样的岛屿可以作为新大陆的区域物流配送中心。
5。一般岛城模块:
前期没有明确的分工。初始城市升级后什么都拆了怎么办?所以我设计了这个通用的城市模块,升级和降级都很方便,可以满足五个班级的需求。特殊情况下,如果分工不能太细,或者有些人根本不想转移产业,可以用这个通用的城市模块。
完美优化的布局1。农民独立城区:
在纯农业工业岛,不用通电,农田也用不到发电厂,可以省下铁路和原油,和市区的工人一起用。
2。工人独立城区:
基本上是从农民城区改造过来的,两个城区互相改造很方便。用在工人车间岛上或直接与农民城区合作,形成一、二产业结合的主岛。
3。工匠城没有被改变,但我打算把它用在岛上的区域物流配送中心:
4。工程师的独立城区:
略减,主要是电厂范围太窄,用户可酌情在外圈加房。可用于后期与投资者分离,实现电厂效率最大化。工程师可以在这里完成升级,然后搬到投资者城市。
5。投资者的独立城区:
用于和工程师分离,真的简化了很多。因为市政厅内部人员不确定,所以市政厅不在计划中。我只关注加人工和公建范围内的人,因为投资人不工作,不考虑。当然不排除以后更新会有新的产业链,到时候再改吧。
6。一般市区,略有变化:
提前说明一下,这个方案不能保证公共建筑(或者坑货电厂的锅)全覆盖,主要用于一键升降(升级后的房屋可以形成独立城区),帮助大家度过过渡期,完成产业链搬家,方便那些无论如何都要玩自闭流的玩家。
7。新世界城,略有优化:
小城市地区1。小型化工业和农村地区:
战斗的主岛可以塞满两个这样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岛只需要工人和农民就能获得原材料。你们不会把工匠、工程师、投资人安排在偏远山区吧?
2。小新世界城区:
新世界的土地是珍贵的(坑爸爸的河),这个小版本应该能适应大部分环境。如果进不去,只能说,兄弟,你选的岛太可怜了,新世界连个运输码头都建不起来。拿枪从AI手里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