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主播诈骗

虚拟主播诈骗,第1张

虚拟主播遭强制退款背后:未成年人打赏保护有多少漏洞

Text /Okny,Aria

6月28日晚上对于哔哩哔哩的许多虚拟主播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

当天,大大小小数十名虚拟主播同时收到强制退款通知:根据通知中的说明,这是一起未成年人打赏消费引发的集体退款。涉及此事的中小主播损失巨大,相当于连续工作几个月的收入。

已经套现直播收入“金仓鼠”的主播们,账户收入甚至变成了负数,开始面临债务危机。

1。退款风暴

在哔哩哔哩,虚拟主播的数量正在增长,直播报酬是主播的重要收入来源。观众可以用最传统的礼物取悦主播,也可以付费SC(超级聊天)与主播面对面交流,还可以通过按月购买队长、提督等豪华服务来表示对主播的长期支持。

虽然站在聚光灯下的主播要看清每个付费观众的身份可能不太现实,但是如果主播莫名其妙的收到一大笔打赏金额,他内心的恐惧有时会促使他去确认对方的意图。

这次退款事件的当事人之一迪泰就是这样。收到大额悬赏后,他第一时间找到了自己的钱主,机智地打听了对方的身份。他一方面担心对方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又怕以后拿到的报酬有风险。

给蝴蝶太付钱的“老板”声称自己是程序员,控制着一个11人的独立工作室,经济实力雄厚,蝴蝶不用太担心。面对即将毕业的蝴蝶泰的求职咨询,“程序员”甚至给出了模棱两可的回复,以解决蝴蝶泰的烦恼。

当时蝶泰选择相信这种说辞,但他信任的结果是几个月后退款。按照哔哩哔哩直播的分成比例,退款金额的50%由主播承担。

小心蝴蝶尚且如此,何况其余的虚拟主播。蝴蝶的经历并不是个例。从这一天贴出退款单的虚拟主播来看,最倒霉的主播(“Momoko,桃宝”开头)实际收入有7万多元要退,其余主播多为几十万元。对于底层主播来说,这个数额足以让他们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甚至负债的窘境。

平台这边退款看起来很准,连5毛钱都一视同仁。而且退款也不仅仅是主播们返还“自己的收入”。

2。主播丢了什么

对于虚拟主播来说,“直播收益返还”并不是“原价返还”。

首先,每个人都逃不掉纳税:虚拟主播作为一个正经职业,自然要合法公开按时纳税。

根据合同与否,哔哩哔哩虚拟主播大致可分为三类,纳税标准不同。但是纳税比例和收入的梯度增长是正相关的,也就是钱越多,交的税越多。

在这次事件中,哔哩哔哩和主播之间的金钱交易使用了“金仓鼠”这一独特的机制。扣除的金仓鼠代表的是主播的税前收入,但是在扣除主播退款时,也包含了相应的税款。如果算上iOS平台的30%消费,主播亏的就更多了。

当然,退税的问题可以在特定的时间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提交,但对于这类特殊事件是否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还不清楚。

抛开税收问题,主播也白白把服务输给了粉丝。

所谓回馈粉丝的服务因人而异,可以是打游戏、陪玩,但更多的虚拟主播会着重培养“队长”、“提督”的粉丝生态。如前所述,此类增值服务按月收费,价格通常为每月198元甚至1998元。

为了感谢这些不离不弃的粉丝,也为了刺激消费,绝大多数虚拟主播都会组建相应的“队长群”,按月发放相应的礼物,让购买队长等服务的粉丝觉得物有所值。

但是用户退款后,送出的礼物是不能回收的。此前也曾发生过未成年观众拿到主播礼物后卖掉,再凭借未成年身份恶意退款的事件。

礼物本身的成本可能不会太高,但背后的设计成本对很多主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利用直播收入制作礼品、向艺人约稿、优化直播设备、提升自己的虚拟形象等。,都是虚拟主播必须付出的成本。

对于虚拟主播行业来说,头部主播只是少数,更多的中小主播每个月的现金并不多,而这笔巨额的未成年退款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3。明确的规定,模糊的问题

这并不是直播平台第一次出现如此大规模的直播打赏退款事件。直播行业诞生的这几年,相信你也看过太多“熊海子”在直播网站花了大钱,然后《卫报》和直播平台对簿公堂的新闻。

这里需要梳理一下现行的“奖励返还未成年人”的政策和法律依据。

2020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及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这一司法解释明确指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打赏”,花费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称的金钱。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意见》出台后,大量典型案例被举报。

正是在同年8月,哔哩哔哩用户“茹科夫鬼鬼”的退款事件被曝光:这位用户在两年时间里塑造了一个挥金如土的“氪星人”形象,在几款手机游戏上挥霍氪星钱并动态炫富,给大批主播赠送了价值超过百万人民币的礼物。“朱可夫鬼鬼”也凭借自己的金主身份向各大主播借钱,并承诺以刷贵族的方式还给主播们。

最后,“氪星人”利用未成年用户保护机制,追回退款160万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类事件屡屡发生,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也越来越频繁。2020年11月23日,广电总局发布《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网络节目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根据这份文件,网络秀场直播平台应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

在监管部门多次发文后,各直播平台对未成年用户的监管已经相当严格。经过我们的测试,如果用户已经在哔哩哔哩认证,并且未满18岁,确实无法执行任何充值和奖励功能。

另一方面,没有实名认证甚至没有回答问题就成为正式会员的账号可以正常打赏。至于是否有限制,未认证用户的奖励和充值是多少,哔哩哔哩并没有在直播服务协议或用户条款中说明。

但是“监护人要求退款”引起的退款是通过什么渠道提交的,平台进行了核实。我们没有找到任何相关信息和解释。在其他直播平台的客服界面,你很容易找到相关的维权和退款入口:

在斗鱼平台客服搜索框输入“未成年”,直接提交工单即可。

但在哔哩哔哩App的客服界面,直接找不到“未成年充值退款”相关的入口。客服的自动回复确实有“未成年人直播打赏退款”的内容,但似乎所有问题都倾向于向“主播方”解释:

至少跟“我是未成年人,我要退款”没关系。

而如果你选择继续问“如何保障主播的权益”,客服会自动回复:

至于“未成年用户”提交退款申请的渠道是什么,平台方的核实流程是什么,主播们的劳动成果和权益如何得到补偿和保护——以及“未成年打赏退款”机制是否可能被恶意利用,都溶解在一组模糊的文字中。

4。更多风险

长期以来,“退款机制”存在被恶意利用的重大风险。

在游戏行业,早就有了iOS的退款机制衍生出来的灰色产业,一些游戏公司甚至开始研究专门的iOS坏账防御机制。原本是一种保障未成年玩家权益或追回玩家误操作造成损失的保护机制,却在职业退款人手中变成了一种盈利方式,往往以退款金额20%左右的成本“帮助”玩家获得消费退款。

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越来越“成熟”之后,有很多人利用这一机制在网络上非法牟利。我们在闲鱼上搜索相关关键词,可以发现很多声称可以利用未成年人信息完成游戏/直播打赏退款操作的商家。

除了“卖家”,还有“买家”:在Tik Tok办理直播相关退款业务的商家,声称是在大量购买支持未成年人和监护人。

让我们回到昨天哔哩哔哩的未成年退款风波。虽然之前也发生过类似事件和充值纠纷,但这次的疑点在于,大量虚拟主播几乎同时遭遇了用户使用未成年保护机制退款的情况。

在许多虚拟主播的评论区,许多哔哩哔哩用户询问这是否是“团伙犯罪”。从以往发生的事情以及游戏行业的相关经验来看,确实存在空房间恶意利用“未成年退款机制”进行灰色生产运营的情况。

而且,即使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只是单纯的“出于恶意”,如果少年保护机制被滥用,也会给主播造成不可挽回的身体、精神和财产损失。

我们上面说过,由于直播业务的特殊性,打赏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馈赠,主播们在获得大额打赏的过程中,往往会给予实际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回馈。

比如这次遭遇退款的虚拟主播“水原露露”,在回忆打赏这个用户的过程时,提到对方在她打健身环的时候送了她一份礼物。按照直播间定制的游戏规则,她需要额外组播健身圈180分钟。

毫无疑问,这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

不仅送船长和提督的真礼物会变成损失,主播的公司和劳动在退款后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在这个过程中,黑暗中的退款人经过“严格的流程审核和判断”,已经收回了所有的消费,相当于“白嫖”了主播的时间和精力;平台返还直播收入的50%;只有主播本身,作为劳动者,才是最吃亏的。

文章开头,“蝶泰”在大额打赏面前已经足够谨慎,不仅反复确认打赏者是否成人,甚至劝说使用者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但依然没有避免自己的损失。尤其是在这次事件中,受害者大多是有个人潜质的中小型虚拟主播。即使他们想维权,也很难付出足够的精力和法律成本。

或许平台方在尽到监管责任的同时,也应该给予受害者足够的关心和保护。

5。结论

2021年2月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严禁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账号注册服务,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打赏服务。

在《意见》中,还有一条值得注意的明文规定:“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户打赏的,经核实后按照规定予以退还。”

对于新生的直播行业来说,履行保护未成年用户的社会责任存在大量的现实困难:大量的非理性消费难以证明和确认;《卫报》指责平台存在审核漏洞;而平台主播又担心“恶意退款”……用户、平台、监管部门似乎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共同解决同一个问题的办法。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每一个遭受损失的主播和他的粉丝,都希望事情的来龙去脉至少能清楚一点,至少不要让劳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债务人。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唯一一个在风波中透露哔哩哔哩UID的退款用户“啊呜喵”已经换了头像和名字——有点讽刺的是,即使她已经收到了主播“桃儿桃宝”的14万元退款,闪亮的31级“桃小白”粉丝卡依然挂在她的主页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tech/12683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0
下一篇 2022-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