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鞠躬尽瘁与谁有关

三国演义中鞠躬尽瘁与谁有关,第1张

三国演义鞠躬尽瘁是谁 三国演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的是谁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主人公是诸葛亮。他献身于蜀国。这句话出自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腰表示尊重和谨慎;尽力而为:努力工作;已:停止。它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付出所有的力量,直到死去。

诸葛亮帮助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当上了丞相。他一心要帮助刘备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公元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因病去世。临终前,他拉着诸葛亮的手说:“你的才华比魏帝曹丕高十倍,一定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如果我的儿子刘禅能帮忙,你也可以帮他;如果他自卑无能,你可以代替他。”诸葛亮听后痛哭说:“我誓死效忠刘禅。”

刘备死后,诸葛亮担负起辅佐刘禅治理蜀国的重任。他亲力亲为,兢兢业业,很快就恢复了蜀国的国力,使之更加强大。刘备生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愿望,六次率军讨伐魏,征战中原。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再次集结军队,出兵北伐。战前,诸葛亮给刘禅写了一封题为《后出师表》的呈文,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表达了北伐的决心。诸葛亮在文末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表明他要忠诚而谨慎地投入自己的全部力量,直到死去。

刘禅同意了他的出兵计划。诸葛亮率军北上,但由于蜀、魏力量对比悬殊,未能取得完全胜利。诸葛亮没有灰心,因为他的目标很难实现。他一直组织进攻,最后在军营里病逝。

后来这句话演变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尽一切努力,把一切都贡献给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99930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