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导学案 木兰诗导学案参考
1.学习目标
(1)体会民歌的刚健清新的特点,掌握对仗、互文等修辞手法。
(2)了解人物,感受木兰女儿的深情和豪气,知道她的智慧、勇气和才华。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2.了解作品:
引言:本文选自宋代郭懋谦的《乐府诗》。
“乐府”原是官署的名称,负责作曲、训练乐师、收集诗词歌赋供朝廷在祭祀宴上演唱,以及观察风土人情、观察政治得失。中国的集诗制度源远流长,南北朝次之。到了萧时,“乐府”已由府名转化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的诗词,也有民间的歌诗,即凡是适合音乐的、能唱的歌诗,都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个是《孔雀东南飞》)。这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古代女英雄花木兰代替父亲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将花木兰刻画成古代女英雄,花木兰也因此家喻户晓。
3.第一次读课文
4.分句节奏。
(1)问一个女人她是怎么想的,她记得什么。
②但黄河溅水的声音。
5、疏通文本的意义
(1)参照class下的注释,明确意思,解释以下单词的含义。
(2)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6.合作调查
(1)为什么要在文章开头写花木兰驻足叹息?这种写法有什么用?
(2)“与母亲告别,却闻黄河水溅”一节中的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诗前后段落中“千里到荣基,山在飞”这两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7.课后的积累和迁移。
木兰代替父亲参军是孝顺,上战场是爱国。那么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如何表现出对家庭、对国家的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