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出自哪个典故

风马牛不相及出自哪个典故,第1张

风马牛不相及典故 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风马牛不相及”的典故:齐桓公联盟北方七国准备联合进攻楚国时,楚成王一边准备军队,一边派大夫请辞,对抗齐国。“风马牛不相及”出自此战前的苦口婆心之言。这次会议之后,中原八国和楚国的诸侯在昭陵立下盟约,各自回国。

成语解释

出处:《左传·Xi公四年》:“你在北海,我却在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你涉我地。为什么?”齐楚相隔千里。

原因:然而齐国在寻找借口,联合盟友,准备讨伐楚国的时候,却是别有用心的。当人们想要采取行动时,他们总是寻找一些借口,甚至需要更多的借口来发动战争。而借口背后的真实动机通常与利益有关。

“马与牛无关”的本义是指马与牛逃跑时不会碰到对方的地盘,形容地盘之大,距离之远,也表示事情与对方无关。一般在句子中作宾语、定语、补语。

示例

郭沫若《百花齐放·映山红》:“我们其实没有什么关系。王迪和杜鹃花也无关紧要。”

瞿佑《剪灯新说》卷四《龙堂唐灵录》:“龙王在水府,庶子游天下,故风、马、牛不同。虽有严命,又能如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9470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9
下一篇 2022-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