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全诗及翻译

腋下正常体温2022-06-27  22

为有源头活水来全诗及翻译 01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朱的《读书随想》,是一首借景说理的名句。
全诗以方池塘为比喻,生动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不可言说的阅读体验。

02

原古诗:半亩方塘开,天、云、影齐徜徉。
运河有多清澈?因为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为它源源不断。

古诗词翻译: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开如明镜,清澈明亮,天空和云彩闪闪发光,漂浮在水面上。
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么清?因为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提供活水。

03

这是一首极具艺术性和哲理性的诗。
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往往会有一种精神奕奕的艺术感觉。在诗歌中,这种内心的感受通过象征的手段用有形的形象描绘出来,让读者体会其中的奥妙。
所谓 源水 当指作家心中取之不尽的艺术灵感。

04

创作背景:清元二年(1196年),朱携师傅、蔡慎、黄忠等,来到新城浮山(今黎川县平摄乡朱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作诗《浮山》。
在此期间,他往返于程楠和南丰之间。
在,他应李元吉、邓之邀,撰写了《建昌军事家题词》,对建昌的人才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受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的吴伦、吴昌兄弟的邀请,也到村里讲学,为吴氏会馆写书 榕木轩 ,为阅读亭写作 书店 ,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录》。
还写了 在村子里。请求运河如此清澈,因为那里有活水的源头 一首著名的诗(读书感想)。
朱离开村子后,村民们把蛤蟆窝村改成了源头村。民国时,为纪念朱而设活水镇(今上塘镇)。
朱书法镌刻于南丰读书岩壁 摇滚 二、朱的书法刻在岩洞下小水池的壁上 墨池 两个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4904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