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到岭南的南方和亲戚断绝来往,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了新的一年。
越接近老家,我越胆小,不敢打听家里来的人。
[作者]: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翻译]:流亡岭南与亲人断绝了消息,熬过了冬天,经历了新的一年。
离老家越近,我越胆小,不敢打听家里来的人。
(1)汉江:汉水河。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⑵岭外:广东省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通常称为岭南。在唐朝经常被用作流放地。书:信。
(3)人:过汉江时老家的人。
这首诗是宋·文志从龙州贬谪所逃回故里,途经汉水时所作。宋家在珙县,汉水离珙县很远。虽然还有很多路,但是比岭外的龙州近多了。所以,诗里说的是“接近故乡”。诗歌的语言极其简单通俗,但乍一读,还是会有疑惑。一个离开家乡半年以上的游子,在回家的路上会感到快乐,而且这种快乐会随着离家乡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但宋却说“今近吾寨,遇人也”,连所遇之人,不敢问其家世。这难道不合理吗?
要解开这个谜,我们必须注意这首诗的前两句,这两句提供了必要的线索。诗人到达贬谪地后,与家人断绝联系,长达半年多。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是什么心情?诗里好像没说清楚,其实不然。“今近吾村,遇人”指诗人早就“怕”了。对家里情况的无知给诗人的思考增添了焦虑和怀疑:亲人是否遭遇了什么不幸?空之间的隔阂,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得这种焦虑和怀疑在诗人心中日益沉重。过了汉水,家乡近了,但我的恐惧越来越重,因为不祥的猜测可能很快就会被证实。“不敢问”不是“不想问”。诗人也想尽快知道家人的消息。但是,如果能听到好消息,会无限开心,但如果相反呢?那么,期待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不会被这个无情的消息击碎吗?与其这样,不如让这种暧昧继续下去,因为毕竟还是有希望一切都会好的。这种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的焦虑和痛苦。大诗人杜甫在战争中与亲人失散,杳无音信。在《蜀怀》这首诗里,他写了这些话;“已经十个月没送书了。”如果你害怕新闻,你就不能被打扰!“虽然诗人们的身份不同,产生耻辱的原因不同,但他们矛盾而痛苦的感情是完全一样的。当然,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不会人人都有;但是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但是大家都能看懂,而且是正宗的。看似不合理,其实只是特例。
以上的思考和理解过程,可以让我们对这首诗巧妙的抒情艺术有更深刻的理解。诗人按部就班地叙述了背景后,立刻抒发了自己的心意,毫无保留地倾吐了自己的矛盾心理和痛苦感受。但读者必须细细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才能与作者交流。这种高度凝练的抒情手法,使作品能够使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得极其深远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