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古代官职从大到小排列

明朝古代官职从大到小排列,第1张

明朝官职从大到小排列 明朝官职从大到小排列顺序

1.明代的官职是按等级设置的,官职分为十八等,从一等到九等。有193位兴化官员被载入编年史,他们都是中举出身,四级(知府)以上。

2.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和三狗(少师、少府、少保)是明朝中央最高官职,三公为一品,三狗为二品,两者都是尊称,但都是一种虚职,是皇帝对大臣的加赠。在兴化,有两位礼部大臣(周汝磐和朱继祚)。

3.明初,中书省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八年(1993年)废除中书省,自秦以来建立的宰相制度被废除。原中书省所辖的官、户、礼、军、刑、工等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六部尚书实际上成了朝廷的最高长官,品级也由三等提升为二等。明代有12位兴化大臣,除了上述加封太保、少保的三人外,其余九人分别是翁诗子(户部)、季峥(户部)、(法务部)、康大河(法务部)、林云通(法务部)、郭秋实(兵部)、陈景邦(法务部)、曾(法务部)

4.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行政监督机构。在明代,各部和各司的统治是一样的,各部和各司的权力是平等的。院长、官员、御史、兴化人官邸,三人审查。

5.程宣使是明朝地方(省)政府的最高长官。明朝在全国有13个使节。明初,巡抚为中央派遣官员,协调地方工作,是一种临时性的官职。任务完成后,他回朝复命,职务自然取消。宣德(1426-1435)以后,很多督抚没有回朝,而是成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兴化有27位使臣,3位巡抚,官职为正二、二品。

6.兴化有26名官员,包括13名侍郎(六部副主官)、1名总政司(中央情报局)官使、1名大理寺官(中央司法机关)、1名副御史(都察院副主官)、9名省司法厅(地方最高监察机构)按察使。

7.兴化有24人,官至三级。其中,政治部长(省副省长)19人,转运部长(中央政府地方办事处)3人,大浦寺(兵部设置的地方机构)部长2人。

8.明代全国共有159个郡县,郡县的官员称为知府,有四个官衔。兴化有85人住在府第。还有与知府同级的官员4人:按察使副使26人,大理寺邵青4人,都察院右举都御史1人。

9.此外还有参议、六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四品以下官员数百人。

10.明代兴化官员政绩卓著,很多都被载入史册,成为兴化的骄傲和楷模。

11.明代兴化考中进士571人(其中仙游35人),文学进士563人,武学进士7人,中进士1人,明经推荐6人,特奏2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4379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1
下一篇 2022-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