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古诗的译文是什么

汽车传动轴2022-09-01  12

《山行》原文翻译赏析,山行全诗的意思

远看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

(深作:住的地方)驻足坐爱枫树晚,霜叶开二月。

[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翻译]:

沿着蜿蜒的小路上山,白云深处有人。

我停下来,因为我喜欢枫树的深秋景色。枫叶染秋霜,比二月春花更艳。

[注意]:

1.登山:在山里行走。

2.向上爬:在远处爬。

3.寒山:深秋的一座山。

4.石头路:一条石头路。

5.斜的:这个字读xiá,就是斜的意思。

6.深:另一个版本是“生”。(“深”可以理解为云层深处;“盛”可以理解为白云形成的地方)

7.车:轿子。 8.坐:因为。

9.霜叶:枫叶在晚秋霜冻后变红。

10.枫林之夜:傍晚的枫林。

11.比...更红.....这篇文章指的是二月花里红红的霜叶。

[赞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色彩,展现了一幅山林秋色的动人画卷。诗中写了山路、人、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和谐的画面。这些场景不是并列在同一个位置,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在画面中央,有的在衬托位置。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语,第四句是主语,前三句描述背景,营造气氛,为第四句做铺垫。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蜿蜒的小路蜿蜒通向山顶。“远”字形容山路的长短,“斜”字与“上”字相呼应,形容山高路缓的情况。

“白云深处有人。”写云和人。诗人的眼睛一直沿着这条山路向上看。白云飘过的地方,有几间石屋,用石头砌成的墙。这里的“人”照顾的是上一句的“石道”——这条山路是那些家庭上下的通道。这样,两个场景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周围有白云,表示山很高。诗人运用了穿云破山的手法,让这些白云遮住了读者的视线,却留下了一个想象空的空间: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必有另一种风景。

诗人只是对这些场景做了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冷”字,但只是对下面的“晚”“霜”等词的调侃,并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倾向。毕竟只是为下面的描述造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夜》则不同,倾向已经非常明确和强烈。山路、白云等人并没有打动诗人,但枫树的晚景让他惊喜难抑。为了停下来欣赏山景,我没必要继续开车。这句话里的“晚”字用得很精致,包含了很多意思:(1)指出前两句是白天看到的,后两句是傍晚的景色。(2)因为夕阳只在傍晚照耀,绚烂的晚霞与火红的枫叶相映成趣,所以枫林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傍晚时分,恋恋不舍地登车离去,可见他对红叶的大爱。(4)停车久了,仔细观察,才能体会到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有趣的警句。

前两句写的风景已经很美了,但诗人爱的是枫树。通过前前后后,为枫树的描写做了铺垫,获得了足够的动力,于是水到渠成,引出第四句话,指出我喜欢枫树的原因。“霜叶二月开”,补充第三句,一片美丽的深秋枫林具体展现出来。诗人惊喜地发现,在晚霞中,枫叶落红,层林尽染。到处都是山和云,如鲜艳的彩霞。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绚烂。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一片红色,诗人看到了秋天如春天般的生机,使秋天的山林呈现出一派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像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天来临时伤心地叹息。他赞美大自然中秋天的美,体现了大胆向上的精神。他有一种爽朗的精神,显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洞察力。这是一首秋天的赞美诗。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用丰富的色彩和集中的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稀疏的景物衬托出这绚烂的秋色,就连“驻足坐爱晚枫”这句看似抒情的叙事,其实也起到了衬托景物的作用:驻足看风景,却被陶冶陶醉的诗人,也成为了景物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秋景的魅力就更加明显了。经过一次改写,戛然而止,看起来悠扬,回味无穷。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它在萧瑟的秋风中吸收着绚烂的秋色,与春天争奇斗艳,赏心悦目,催人奋进。语言清晰流畅,音韵和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4370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