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这首诗的译文是什么

咏柳这首诗的译文是什么,第1张

《咏柳/柳枝词》原文翻译赏析,咏柳/柳枝词全诗的意思

玉妆树高,万缕青丝挂毯垂。

我不知道谁剪下了美丽的叶子,但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

[作者]: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

[翻译]:

高大的柳树披上了绿色的新叶,柔软的柳枝垂下,像一万条轻轻飘动的绿丝带。

谁的巧手剪下了细细的嫩叶?这是二月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智能剪刀。

[注意]:

碧玉:翡翠玉石。这里有一个春天的绿叶的比喻。

妆:装饰,打扮。

树:满树。一:满,满。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量词不一定表示使用的确切数量。下一句中的“万”有很多意思。

绦(tāo):用丝制成的绳子。这是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赞赏]:

柳意象之美,在于那曼的长枝。一年一次,它长出新鲜的绿叶,这些绿叶低垂,它在春风有着迷人的姿态。这是大家都能欣赏的。在古典诗词中,这种意象美被用来形容和比喻一个美女苗条的身材和婀娜的腰肢,读者经常看到。这首诗不要原创。翻过来。“碧玉妆如树高”。当初柳以美人的身份出现:“万缕青丝挂毯垂”,这几缕丝都成了她的裙带。句子上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的婉约风韵;下一句中的“挂”字,寓意着纤细的腰肢在风中摇摆。诗中没有“柳”和“腰枝”两个字。而初春的垂柳,柳所体现的美,却写得惟妙惟肖。《南史》说,刘向为益州刺史,献数株蜀柳。"它很长,看起来像一根丝线."齐武帝把这些柳树种在太常云和殿前,说它们“浪漫可爱”。在这里把柳条称为“绿色的丝绸挂毯”可能是在暗中使用这个关于柳树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学物质,你看不到任何痕迹。

“碧玉妆”引出“绿丝带”,“绿丝带”引出“谁剪的”。最后,无形的、不可预测的“春风”也被“剪刀样”生动地描绘出来。这把“剪刀”剪出了鲜绿色和鲜红色的花草,给大地上了新的妆。它是自然生命力的象征,是春天对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到诗人意境的一系列过程。诗歌中的一系列意象是紧密相连的。

在古代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美女,刘。为什么只拿他们和碧玉比?有两层意思:第一,碧玉这个名字和柳树的颜色有关,下一句话中的“碧”和“绿”是相互萌动,相辅相成的。第二,碧玉总是在人们心中留下年轻的印象。说到碧玉,人们会想到流行的碧玉歌《当碧玉破瓜》,以及《碧玉的小女孩》(萧艺《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几乎成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对年轻貌美女子的统称。把柳树和碧玉相比,人们会想象这种美还没有达到它的全盛时期;这柳还是早春的杨柳,不是藏鸦密叶的时候;这也与后来的《落叶归根》和《二月春风》有关。

“碧玉妆树高,万缕青丝挂毯垂”,深刻把握了垂柳的特质。在诗人眼里,它就像是美的化身。高大的树干像她婀娜的风姿和下垂的柳条,像她裙子上的丝带。在这里,一棵柳树就是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棵柳树。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且,“碧玉”还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从字面上看,它与柳树的绿色色调相协调,也指年轻漂亮的姑娘,正好与下面的“二月春风”相呼应——这是初春的垂柳,还没到夏秋风姿绰约、浓荫蔽日的时候。不过下面两句比较好:“不知道是谁抬出的细叶,二月的春风像剪刀。”在他张之之前,谁认为春风像剪刀?把最初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化为有形,展现了春风的神奇和灵巧,使《刘永》成为吟诗人的典范之作。

这首诗通过柳树唱出了春风,把它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修剪出了春天。这首诗充满了人们在早春的喜悦。比喻新颖恰当,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所以《唐诗注疏》说:“赋予事物以美,意为温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4357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1
下一篇 2022-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