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峰和山谷的正面和侧面,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去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
我认不出庐山的真面目,因为我在庐山。
[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
[翻译]:从正面和侧面看,庐山山峦起伏,群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和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面貌。
我之所以认不出庐山真面目,是因为我在庐山。
标题西林壁:写在sairinji的墙上。在西林寺的庐山西麓。题目:书写,题字。西林:sairinji,在江西庐山。
横向: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向看,从东到西。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无知:不能识别或区分。
真面目:指庐山的真实景色和形状。
缘:因为;由于。这座山:这座山指的是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省庐山上。这首诗刻在寺庙的墙上。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的千变万化,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要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前两句“横观山侧成峰,远近不同”,其实是形容你游山的所见。庐山是一座山谷纵横,峰峦起伏的山。游客位于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风景。这两句话概括并生动地描述了庐山的变化景观。
句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现场说理,谈游山的经历。我们之所以认不出庐山真面目,是因为我们身处庐山之中,视野被庐山的群峰所局限。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庐山的峰、脊、谷,只是局部的,必然是片面的。这两个精彩的句子完整地揭示了整个意境,给读者提供了空回忆经历和想象的空间。不只是游山玩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这是你在山里看到的,观察世间事物往往也是如此。这两首诗内涵丰富,启迪人们认识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由于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片面;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就必须超越狭隘的范围,摆脱主观的刻板印象。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既是诗人对庐山壮丽景色的吟唱,也是苏轼以哲学家的视角从中得出的对真理的理解。因为这种认识是深刻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这首诗不仅有谷峰美丽的形象给人以美感,而且有深刻的哲理启迪人们的心灵。所以这首小诗特别含蓄深刻,读来让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的寓意非常深刻,但使用的语言却极其简单。简单来说,这是苏轼的一个语言特色。苏轼写诗没有雕琢的习惯。诗人追求的是用平实、通顺、流畅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清新的意境,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理解。而这种意境,不时闪耀着灿烂的哲学光芒。从这首诗来看,语言表达简洁,但内涵丰富。也就是说,诗歌语言本身就是高度统一的形象和逻辑。诗人在四首诗中勾勒了庐山意象的特点,同时准确地指出了看山不切题的道理。生动的感性和清晰的理性相互交织,互为因果,于是诗的意象升华为理性境界中的典型,这也是人们千百次把后两句话当作哲学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代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抒情为特征的,那么到了宋代,尤其是苏轼,出现了以抒情、说理为特征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继唐诗之后的另一种方式。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在法度上推陈出新,在豪放上附加奇思妙想”。这类诗形成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为事在情理,情趣淡漠。题西林壁就是这样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