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的成语故事简写

初出茅庐的成语故事简写,第1张

初出茅庐的故事,成语初出茅庐出自哪里?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章: 要破曹公之勇,作为初出茅庐的第一功臣。

解释:

茅庐:草堂。第一次出来工作,最初的比喻是刚刚兴起,现在是刚刚离开家庭或者刚到工作岗位,没有经验的比喻。

[初出茅庐的故事]

东汉末年,隐居南阳隆中的诸葛亮,人称 卧龙 。刘备三次拜访他,请他出山,帮他征服天下。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感动,终于出山做了他的军师,获得了他的高度信任。

有一次,曹操率领十万大军到新野攻打刘备。面对曹操的进攻,诸葛亮建议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歼灭。但诸葛亮考虑到自己刚出山,担心关羽和张飞不服气,计划难以实现。刘备知道后,给了他一个帅印和一把剑,叫其他人服从命令。如果他们不服从,他们都将被斩首。

于是,诸葛亮命令关羽、张飞埋伏在玉山,让赵云打头阵,以假乱真,诱敌深入。曹操见刘备军队乱作一团,哈哈大笑,直奔刘军要杀他。赵云佯装战败,诱君追击。当曹骏到达狭窄的山路时,诸葛亮命令早已埋伏在周围的关羽和张飞的部队立即放火焚烧曹骏,十万曹骏全军覆没。

后来有人写了一首赞美诸葛亮的诗: 要破曹公之勇,作为初出茅庐的第一功臣。

初学者 意思是诸葛亮第一次指挥作战就打了胜仗,后来比喻进入社会,经验不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4058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0
下一篇 2022-08-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