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当人们谈论三国时期谁是正统时,许多人都会回答蜀汉的问题,因为蜀汉的创始人刘备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正统的。不过这其实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古人的观点对现代人还是有很大影响的。然而,在古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认为真正的正统应该是曹魏,因为曹丕是从汉献帝那里得到皇位的,所以自然是曹魏的正统。那么哪种说法更有道理呢?今天就让边肖带大家去看看吧。
众所周知,以《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代表的韩吉,被视为正统的汉朝,汉朝的基业。虽然在遥远的西蜀称帝,但他始终是正统一方,有很大的发言权。
在另一部《三国志》中,虽然没有明说,但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曹操为代表的曹魏被叙述为正统,而在曹丕时代,被汉献帝退位,成为正统的又一传承。
很多人认为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书来认为曹魏更正统,但仍有争议。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个问题始于宋代,北宋时曹魏被视为正统,南宋时韩吉被视为正统。一个朝代居然产生了两种意见?这是什么情况?
在中国古代,每个皇帝在登基的时候都非常重视自己的长子名分。如果皇位不正当,就很容易让那些愿意以此名义发动政变的人,引发皇位之争和天下归属之争。乱世中,我们非常重视正统,正统往往被视为指引民众的旗帜。比如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 对国王的尊重 ,刘邦的 为义帝发丧 ,甚至曹和都起兵 用皇帝来指挥群臣 仅此而已。
尤其是三国时期,哪个是正统,引起了后世的争论。而这一点,最值得一提的,也是最值得推敲的。毋庸置疑,是北宋南宋之争。与赵政权相同,只是北宋和南宋对三国时期正统的看法两极分化。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纂《资同治鉴》时,对《三国志》的记载都是用曹魏的称谓来描述的,这也变相承认了曹魏的正统地位。不仅是司马光本人,其实从魏晋到北宋,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普遍支持曹魏正统的说法,因为自古以来,占领中原者得天下,占领中原者得正统。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实力一度很强,却被视为 由于地处南方未大规模开发的长江流域,当时受到中原各国的冷落。蛮战 。北宋刚建立时,西南有孟尝侯蜀,东南有南唐侯蜀,自称唐朝后裔。在那种情况下,北宋显然不会以韩吉为正统,否则岂不是等于承认了敌对的后蜀或南唐的正统地位?从经济地位来看,隋唐以后江南地区也有所发展,三国时期韩吉的经济实力远非中原可比。
此外,北宋时期,赵匡胤通过《陈桥与黄袍》中的兵变强行夺取皇位,后周被迫宣布禅位。即曹丕继位后,其大臣胁迫汉献帝禅位,建立了曹魏的翻版。同样,通过禅位继承曹魏的西晋也宣称曹魏是正统,以此自然使自己正统。也就是说,承认曹魏政权在这方面的合法性,就等于间接承认了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北宋尊曹魏为正统是完全合理的。
靖康之耻后,赵政权南移,建立南宋。在《三国志》中,历史学家和正史家用韩吉的称号来记录时间,也就是说,他们承认韩吉为正统。
太奇怪了。为什么和北宋的记录方式,也就是正统的曹魏和韩吉的态度如此不同?
这是南宋时局造成的。
靖康之耻,汴梁开封被攻破,中原被金人占领,南宋被迫向金朝纳贡,成为金朝的附庸国,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此时,为了给南宋寻求国家正统的基础,避免金朝夺走宋朝的正统,以大学者朱为首的史学界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血统正统。基于这一论点,史书在描述三国时期时,都使用了韩吉的称号。在这种逻辑下,南宋虽然没有占领中原,但依然能够以正统自居。
说起来,刘备在中山景王刘胜之后的身份也是不确定的。第一,长期无法考证。第二,由于刘胜以子女众多而闻名,很难确认他的后代是否属实,因此他继承的合法性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它所建造的韩吉并不占据中原。虽然很多条件难以立足,但韩吉主要致力于弘扬汉室忠义,这也是后人支持其正统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分别将曹魏和韩吉视为正统,都是由各自的时局所决定的。归根结底,是维护各自政治地位和利益的需要。要说魏蜀正统之争如此激烈,陈寿在三国的暧昧态度还是有很大影响的。作为一部西晋编撰的史书,自然要承认晋朝是正统。但舒曼陈寿在录制时明显照顾了韩吉,增加了此后空之间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