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和洛阳谁是13朝古都

黑木耳功效2022-08-28  22

西安和洛阳,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呢?

我们经常听到 六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 这样的话带有非常强烈的历史背景,而且这些话都有自己特定的城市。这些城市曾经是古代历史上不同朝代的首都,也因为曾经是一个国家的首都,留下了很多历史遗迹和文化财产。但是关于 十三朝古都 但一直存在争议,因为有两个城市是第13王朝的古都,Xi和洛阳,但有人总是认为其中一些不严谨。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十三朝古都呢?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相当多的地方曾经是都城。这些地方或是富饶灿烂的地方,或是四方汇聚的地方,或是山川壮丽的城市。如果按时间排序,Xi和洛阳无疑是首选。

是Xi还是洛阳?让我们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我们先来确定一下古都的判断标准。

首先,定都于此城的朝代应该是正统历史认可的,但过渡性政权不能算,如辛莽政权、五洲政权、大顺政权等。其次,这个城市应该是出纳最高政令发布的地方,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不是皇帝和中央政府驻扎的地方 陪都 不要 不算。

接下来,让我们根据上面的标准列出Xi和洛阳的首都。

1.关龙山河是雄都的灵魂。

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的Xi安,是一座底蕴深厚、积淀厚重的历史名城,值得 八百里秦川 天府之都,享 四个国家 天险之利,进可东进,荡天下,退可自卫,养兵以待。如此有福 使用它 胜利之城。Xi安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首选。

历史上最早在Xi安建都的朝代是西周。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征服商朝后,定都于濠井,也就是现在陕西省Xi市长安区一带。这是Xi安建都历史的开端。

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所灭,濠京降为徐秋。此后,安地区的第二个都城是秦。公元前350年秦迁都咸阳,直到公元前206年灭亡,都城一直在咸阳。目前,学术界对秦都咸阳的城市范围众说纷纭,但无疑与今天Xi安的管辖范围不谋而合。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秦都咸阳的历史,也可以看作是建都Xi安历史的一部分。

秦朝以后,西汉王朝在Xi安建都。汉长安城旧址在今Xi市西北,当时 四个方向汇聚交汇 这里的大都市承载着汉帝国的勃勃生机,同时也见证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积极进步。

东汉建立后,以刘秀为首的新统治集团迁都洛阳。

东汉末年,主导朝政的凉州军阀董卓被关东逼得讨要董联军的军事压力。公元190年,捧着献帝西迁,长安再次成为汉帝国的首都。然而此时的长安并没有给董卓带来长久的安全。西迁长安才两年,董卓就成了吕布的刀下之鬼。看来所谓的 只有小鹿走进长安,才能没有困难 预言在董卓身上没有应验。

西晋末年,长安再次短暂地扮演了都城的角色。永嘉之乱后,晋朝宗室司马晔于公元313年在长安称帝,也就是晋武帝。当时的西晋已经处于崩溃状态,衰落艰难。经过四年的艰苦斗争,皇帝和他的官员们被迫投降于公元316年由匈奴建立的汉朝(后来改名为赵,历史学家称之为)。就这样,西晋在长安看完了最后一眼。

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在此期间,长安是前赵,前秦和后秦政权的首都。北魏后期,北魏孝武皇帝不堪忍受高欢的欺凌,于公元534年率领朝臣来到长安。此后,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长安成为西魏的首都。公元557年,西魏权臣宇文护立宇文珏为帝,建立北周政权,仍以长安为都城。

公元581年,北周大臣隋文帝代周称帝,建立隋朝。隋文帝是隋朝著名的文帝,从此中国历史步入了辉煌的隋唐时期。隋文帝在隋朝建立后,认为汉长安城自西汉以来就已经破旧不堪,经常受到渭河水患的侵袭。此外,由于位置空狭窄,汉代长安城没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

此时的汉长安城已经不适合作为新王朝的都城,隋文帝决定另起炉灶,建新都。

隋文帝在位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82年6月,隋文帝下令在汉长安城东南,也就是现在的Xi安市区,建立新都。修建新都的工作由隋朝大臣高炯牵头,具体的建筑创作由太子左杂种宇文恺承担。由于隋文帝早年封为大兴宫,新都城就被命名为大兴城。

公元583年,大兴城建成,隋朝迁入新都。隋朝短命灭亡后,唐朝继续以其为首都,直到公元904年唐昭宗叶莉在朱温的胁迫下迁都洛阳。

唐代的长安曾是一座世界性的大都市,见证了初唐的活力与辉煌,中唐的挣扎,晚唐的衰落。

唐朝灭亡后,Xi安不再被中国历代王朝选为帝都。虽然拓荒者李自成在Xi安立国称帝,但由于大顺政权不属于正统范畴,这段短暂的历史并未被列入建都Xi安的历史。

据统计,曾以安为都城的有10个国王:西周、秦、西汉、赵倩、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但有两种特殊情况:一是东汉末年,献帝被迫迁都长安。但六年后,曹操迎他到许昌;另一次是在西晋末年,皇帝陈进死前在长安只住了三年。

但东汉和西晋毕竟是正统王朝,而且在两朝末年,长安都城都是受国家意志支配的,所以可以算。

就这样,Xi安先后12次成为首都。

2.龙兴河洛居北辰

洛阳地处中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用北宋学者李格非(李清照的父亲)的话说,“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洛阳在世界的中央,是隆庆的咽喉,而赵岩的步行 。明末清初著名地理学家顾祖禹称赞洛阳为 河流的形状比世界的形状更好 。

得益于以上优势,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以洛阳为都城。

历史上第一个以洛阳为都城的朝代是夏朝。根据竹书古书编年史, 活得太好就活在后年,活在后年 。据历史学家分析,这里的夏都遗址就是位于今洛阳下辖县级市偃师西南的二里头遗址。

此后,从夏朝崛起的商朝也在洛阳附近定都,这个商都就是锡伯。锡伯位于邙山和漯河之间,具体位置大致在今天偃师西南的朱巷、大槐树、塔庄一带。

周朝灭商朝后,为了更好地控制商朝遗民,加强对东方新征服领土的控制,在建水以东、邙山以南、洛水以北、淝水两岸修建了洛邑城。肯荣攻破濠江后,由于濠江已破,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东移至洛邑。此后,洛邑成为东周的都城,直到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所灭。

东周灭亡后,洛阳再次成为东汉一个民族王朝的都城。从光武帝刘秀开始,直到汉献帝被董卓胁迫西迁长安,东汉王朝以洛阳为都城,指挥天下,统治天下。东汉末年,汉献帝曾经和曹操一起住在许都。曹丕代汉称帝后,将都城迁回洛阳。此后取代曹魏的西晋继续以洛阳为都城,直到公元311年,洛阳被匈奴人建立的汉军攻破。

北魏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混乱之后,中国北方恢复了稳定。拓跋宏(后改名)是北魏第七任皇帝,是一位崇尚汉文化的君主。为了进一步推进汉化改革,他于公元494年将北魏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洛阳再次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一直以大兴城为都城。杨迪皇帝杨光继位后,洛阳的政治地位上升。杨迪下令修建东都洛阳,并将都城迁至此。

关于杨迪迁都洛阳的真实想法,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杨迪是想脱离关陇军事贵族势力强大的关中地区,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也有说洛阳当时水陆交通便利,接受南方的粮税朝贡经济上方便。

到了唐朝,洛阳的政治地位依然重要。唐宪庆二年,即公元657年,李治、唐高宗命洛阳为唐朝的东都。武则天时期,洛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武则天称帝的地方就在洛阳。

然而,在唐朝的大部分时间里,唐朝的政治中心仍然是长安。公元904年,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洛阳在唐朝末年成为唐朝的首都。然而此时的唐朝已经名存实亡,洛阳城内的皇帝和朝廷都成了朱温手中的玩物,不再有统治天下的号召力。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侯亮。侯亮的首都最初在开封,然后在公元909年迁至洛阳。公元913年,侯亮末代皇帝朱由真称帝,并将都城改回开封。五代十国时期,除了侯亮,还有后唐和后金,都以洛阳为首都。

北宋建立后,洛阳成为宋朝的西京。宋太祖曾想迁都洛阳,但由于多方反对,最终放弃了。当然,当时的北宋还不具备迁都洛阳的条件。由于 强势和弱势分支 政策,大量的帝国军队驻扎在首都。平日里,这些皇军士兵需要从南方运来粮食和大米,要求很多,花费也很大。这就决定了开封(当时称东京首都)是北宋的都城,而一旦迁都洛阳,由于洛阳不具备开封那样的交通条件,大量的帝国士兵的粮食问题就会受到影响,国家治理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北宋都城开封确实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洛阳在20世纪30年代曾短暂担任过国民政府。是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了一场 middot八·八事变,中国驻上海十九路军揭竿而起,奋起抵抗,平日繁华辉煌的上海成为抵御外侮的战场。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威胁,国民政府被迫于1月29日作出迁都洛阳的决定。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也迁至洛阳,国民政府也发布了《国民政府办公厅迁至洛阳宣言》。

在洛阳期间,国民党先后召开了两次会议。一、三月一日至六日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会议决定战时定都洛阳,定都Xi安,并选举蒋介石为军委主席。二是4月7日至12日举行 全国危机会议 ,并通过了《全国危机会议宣言》。

此后,由于淞沪停战协定的签订,局势暂时缓和,迁都洛阳的国民政府机关于同年5月30日迁回南京办公。洛阳是短暂的。是 至此,历史走到了尽头。

从上面可以看出,历史上曾经建都洛阳的朝代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公元904-公元907年)、、后唐、后金,共计12个朝代。

3.东西方两大古都,今昔相连。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Xi安有12个朝代或政权,洛阳有12个朝代或政权。

当然,Xi和洛阳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都传承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生命血脉。它们可以被称为 中国历史上的明星空。双子座 ,在中华文明的群山之中 双峰 。

今天,当我们走在Xi安的街头,徜徉在洛阳的街头,依然可以感受到来自文明深处的厚重和博大,依然可以触摸到源于历史积淀的独特。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哪个朝代的建都者,Xi安和洛阳都是同样杰出、非凡和伟大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699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