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是一流的书法家和语言学家,是精通法律的专业人士。他高大健壮,骑乘熟练,武艺非凡。他是秦朝廷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才。赵高是沙丘阴谋的主谋,也是日后灭秦帝国的主要人物。关于赵高的身世,两千年来人们知之甚少,误解甚多。东汉以后,赵高被贬为宦官,他的家族也被贬为宦官家族。这种错误的偏见延续至今。
历史叙事以历史事实为基础,验证历史事实的真实性,是历史学家工作的基础。史料考证是另一种需要以论文形式表达的历史。现在,我们还是回到历史叙事,再一次切入赵高在沙丘情节之前的行为。
赵是赵王室的姓氏,赵高的父系是赵王室的稀疏家族。战国时期,全世界联手连横,各国结盟,互换契约,以自己的皇子为人质。作为人质,这些儿子大多是君主众多子女中无人疼爱的疏远者。被扣为人质后,他们往往会在外国呆很长时间。很多人穷一辈子,到死都还不回来。赵高的祖先,大概从赵国到秦国,都是这种制造质子的子孙。他们在赵国不受待见,在秦国无依无靠,不满意就困在秦国。后来他们在秦国结婚生子,后代就成了秦人,和普通的庶民一样。
赵高有几个兄弟,都是出身于隐秘的位置。唯一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是他们的弟弟赵成,他后来接替赵高,成为秦帝国的一名郎中,也是参与王一宫政变的人物,那次政变谋杀了秦二世。阴官是政府在不起眼的地方设立的手工作坊,用来安置刑满释放人员的工作。赵高的母亲,因有罪受罚,因受刑后身体残疾,被赦免后一直在阴官工作生活,不便见人,不愿被人看见。
赵高的父亲,大概是一个做过隐官的低级文法官,通晓法律,擅长书法。他在做隐官的时候,遇到了赵高的母亲,成家立业,生下了赵高兄弟。秦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世界的国家。追随父亲的脚步,向官员学习,已经成为帝国的国策。赵高成年后,能够走上文法之路,成为一流的书法家和法学家,都与父亲的职业和影响密切相关。
赵高生于秦赵浩棋末年,大概在五十一年(前256年)前后,秦都咸阳。当时秦赵长平之战正进入后期,赵国首都邯郸被秦军围困,三年前,秦始皇在邯郸诞生。此时的他和母亲被困在城里,一直处于恐惧之中。想想秦始皇和赵高基本同龄也挺有意思的。他们在历史上扮演了交换和破坏的角色。秦始皇的父亲是秦国的皇族。他被秦国许配给赵国,嫁给了赵国人。秦始皇出生在赵国的首都邯郸,后来灭了赵国。赵高的祖先是赵王室,被赵许配给秦国,嫁给秦人。赵高出生在咸阳,秦都,后来灭了秦国。刘邦,另一位同辈,同年生于楚国沛县。四十多年后,他与赵高联手灭秦,不久继承秦始皇遗志,建立了以秦魏为中心的汉朝。至于另一个关系到秦帝国兴衰的重要人物,李斯,现在已经成年,二十五岁左右,正在楚国做小官吏。这些将推动历史的人物还没有碰撞,而是散落各处,默默等待着历史的召唤。
由于父亲是语法官,对子女要求严格,赵高兄弟大概从小就在父亲的监督下学会了读写和法律,打下了相当扎实的语法基础。赵高聪明、好学、执着、有韧性,他的语法事业大概是一帆风顺的。语法官的十七八岁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进了自习室。三年后,他们通过了资格审查,被当作历史而被革职。然后通过初选考试,最优秀的被任命为历史课的语法官。三年后,他参加了高级选拔考试,再次获得第一名,进入秦王的宫廷,担当了史史,直接在秦王身边做秘书。在秦国成千上万的文法官员中,赵可以说是杰出的一位。赵高入朝后,他的能动能力开始直接进入秦王嬴政,也就是未来的秦始皇的视野。
赵高入朝时大约二十三岁,时间大约是秦十三年(前234)。这一年,秦王嬴政二十六岁,即位后第五年,开始在政治上大有作为。秦的官僚制度严密完备,文法官的升迁多为套路递进。赵高是幸运的。他在秦宫任职期间,直接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他在少府的众多大臣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CRRC的统帅。负责管理皇帝的车马,随皇帝出行,甚至亲自为皇帝驾车。职位至关重要,不是皇帝绝对信任的心腹是担当不起的。
晚年,秦始皇因其在文字、书法、法律等方面的精湛造诣,将幼子胡亥的教育托付给他。史书上说赵高任劳任怨,办事锲而不舍,当机立断,这是对他杰出行政才能的概述。当然,这也是他被秦始皇赏识的要素之一。CRRC的升迁对赵高的一生意义重大。其意义不仅在于其地位的提升,更在于其介入了秦国政权的核心和中枢,如果时机合适,可以直接影响世界政局。当赵高成为CRRC的指挥官时,他大约四十岁。他风华正茂,前途光明。
正当前途无量的时候,赵高犯法,在狱中犯了大罪。始皇帝命令他的大臣蒙毅去试一试。审判的结果是,赵高被判处死刑,解除官职,剥夺宫中官职,等待处决。因为皇帝的亲疏事关重大,孟毅不敢隐瞒,直接上书先帝决定案情和审判结果。始皇帝不忍爱惜,念及赵高多年,行事又快又勤,故能使之难得。他下令赦免赵高,恢复他的官职。这一事件对赵高的一生,沙丘的剧情,蒙特梭利家族的命运,乃至秦帝国的灭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