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起义的历史地位

生石灰加水2022-08-24  27

黄麻起义领导者是谁,黄麻起义发生地经过结果历史意义

所谓黄麻起义是指1927年11月13日,中国湖北黄安(今红安)和麻城的三万多农民自卫军和志愿军在党的 七 在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在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下,攻打黄安县,打响了鄂豫皖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黄安农民政府正式成立,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成立。

黄麻起义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湖北黄安(今红安)和麻城逐渐有了共产党的影响和活动。1925年秋冬,随着大革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特别支部分别在黄马和麻玛县成立。1927年春,两县特别支部改为中共县委,党组织和农会迅速发展,共产党员90多人,加入农会的会员18万人。此外,还有两个农民自卫队,成员超过300人。同年四七月,蒋介石、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黄马、马霞两县的党组织依靠群众和农民自卫军,同当地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培养和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9月,根据中共中央 、中共黄安、麻城县委七大 会议精神和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召开了秋收起义。但由于缺乏领导起义的经验,没有及时建立革命政权和革命军,加上国民党军第三十军的入侵,起义很快陷入停顿。

10月中旬,中共湖北省委得知黄麻县仍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和良好的群众基础,遂先后派傅湘仪、刘、、、王志仁到黄、马地区加强对起义的领导,成立了以傅湘仪为书记的中共黄麻特别区委员会,并成立了以潘仲儒为总指挥的黄麻起义指挥部,积极准备起义。11月3日,黄麻特别委员会在七里坪召开会议,决定以黄、马两县农民自卫军为骨干,在群众武装的支持下,先夺取县。13日起义开始,总指挥部动员了黄安全部农民自卫军,麻城农民自卫军两个排和七里坪、紫云等区的农民志愿军千余人组成了攻城队。

此外,还将在黄(安)、广(山)、马(城)交界的北界河部署一个排的麻城农民自卫军,担任警戒,防止河南光山县红枪会的侵扰。晚上10点,在广大农民的配合下,起义队伍从七里坪向黄安城进发。14日凌晨,攻城队从城西北爬上云梯,夺取北门,随即猛攻入城,占领县政府、派出所,全歼县卫队,抓获县令、土豪劣绅等10余名官员,缴获步枪30余支、子弹90余箱,控制了全城。在得知国民党第三十军的一个团正向黄安挺进后,攻城队于当天撤至七里坪,以避敌锋芒。占领黄安城的国民党军害怕起义队伍再次进攻,于是弃城而逃,第二天晚上撤退。18日,县农民政府成立,曹任主席。接着,中共黄麻特委根据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组织前来配合起义的黄麻县、黄陂县农民自卫军,共计300余人,组成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下辖一、二路。潘仲儒为总司令,戴克敏为党代表。十一月二十七日,反动势力勾结国民党三十军独立旅四百余人进犯黄。在群众的帮助下,鄂东第一军将其击退。12月5日,国民党军随第12教官经宋埠、尹家河突袭黄安城。鄂东军对敌情估计不足,固守城池。因人数悬殊,伤亡严重,被迫突围,潘忠如战死。这年下半年,中共地方和鄂东军的一些领导人在黄安北部的木城寨开会,决定留一部分人就地作战。集中七十二人,携带53支长短枪,转战黄陂县木兰山,开展游击活动。

1928年1月,鄂东军在黄陂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3月初,为对付国民党军的围攻,第7军编成4个矛队,采用 白天和黑夜,远的和近的,盘旋南和北,使一个转移 战术上,分散在黄陂、孝感、黄冈、罗田、黄安、麻城等县进行游击。5月,七军进入河南光山县南部柴山堡地区,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走上了边境武装割据的道路。7月,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到1929年5月,红31师已发展到近400人,初步建成了以柴山堡为中心,纵横50多公里的鄂豫边区苏区。黄麻起义创建的红军和苏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黄麻起义的领袖是谁?

黄麻起义的领导人如下:

中共黄麻专委会书记傅湘义,鄂东革命委员会主任刘,专委会委员兼县委书记王志仁等党政领导出席了会议。

农民武装领导人是:潘仲儒、吴光浩分别任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农民自卫军队长。

起义指挥部的领导人是:潘仲儒和吴光浩分别是黄麻起义的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234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