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联将军简历生平介绍,陈锡联人物评价是怎样的

罂粟苗2022-08-24  16

陈锡联将军简历生平介绍,陈锡联人物评价是怎样的

陈锡联

陈锡联,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常委,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然而,关于陈锡联上将私生活的故事并不那么诚实。是真的吗?

陈锡联将军简历

1915年1月4日出生于湖北红安高桥镇斗山彭家村。

1929年在家乡参加(黄)北(黄)安南游击队,同年秋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

他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他在红四方面军担任连队政治指导员,参加了所有的抗日 鄂豫皖苏区战役。围剿 。

1933年起任红30军88师263团营政委、红4军10师副师长兼11师政委,参加川陕苏区开辟和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团长。

1937年10月,他率部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日军战机24架。这一仗是129师入侵的第一仗,使日军在进攻忻口和太原的空时暂时失去了支援力量,被迫调回大量兵力防守后方,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的对日作战,提高了八路军的威信,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嘉奖。后勤部参加了神头岭、向塘铺、晋东南抗日运动 九路围攻 等待战斗。

1938年起任129师385旅副旅长、旅长,太行军区第3师师长。

1940年129师进攻白津铁路,该部领兵在腹地开花 内外结合的战术很快消灭了南关镇的日军。At 百团大战 作战第一阶段,先头部队在石脑山顽强阻击日军进攻,使日军损失惨重,牵制了大量日伪军,为129师进攻郑泰路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3年到延安,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兼晋冀鲁豫野战军(后为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先后参加了上党、邯郸、鲁西南等战役。

1947年参加大别山战役,越过陇海路和黄河泛滥区,率先冲过淮河到达大别山北麓,半个月解放皖西9个县和大片地区,打开了皖西的新局面。

1947年4月,在豫北战役中,我们采取避其锋芒,诱敌深入,陷于孤立,然后合围歼灭的战术,全歼国民党军第2快速纵队,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歼灭一个机械化旅的战例。随后攻占豫北重镇汤阴,活捉国民党十二纵队司令员孙殿英。淮海战役开始后,中原野战军第一、三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组成西部集团,奉命攻占苏仙县。战斗中,各级指战员逼近前沿进行探索,周密部署,研究攻坚战法。总攻发起后,日夜鏖战,在苏仙县歼灭敌军一万二千余人,彻底孤立了徐州刘智集团。与兄弟部队配合后,在双堆集歼灭国民党军黄圩兵团。

1949年2月任二野第3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渡江战役,突破长江防线,切断浙赣线,迂回西南,歼灭宋希濂集团,俘虏国民党 陪都 重庆,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兼川东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调任解放军炮兵部队司令员,后任炮兵学院院长。他主持制定炮兵发展规划,组织部队改装、进口和研究炮兵装备,为新中国炮兵发展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到50年代末,炮兵达到了队伍强大、编制合理、配套齐全、训练正规的要求,在抗美援朝和炮击金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选址期间,他带领专家组飞越戈壁滩,多次出入无人区,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9年起,历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他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央委员(1968年增补),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0年1月,免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北京军区司令员职务。

1982年、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9年6月10日23时4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性格评估

陈锡联同志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矢志不渝,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他对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有着坚定的信念,一生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全心全意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维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权威,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领导才能,身经百战,出生入死,身先士卒,智勇双全。他善于打硬仗、恶仗、苦仗;善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指挥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斗,决心速战速决,战术灵活。他坚决执行命令,无论环境多么危险,条件多么艰苦,他都勇往直前,从不退缩。他是著名的一代解放军。

他具有共产党员的高尚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他坦诚,光明磊落,维护团结,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不居功,不怨天尤人,心胸宽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解剖自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他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对家庭成员、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品质。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了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3233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