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1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有哪些

“惜九月三更,露如珠,月如弓”用的是比喻修辞。诗人通过对“露”和“月”这两个视觉意象的描写,用新颖巧妙的比喻,对自然进行了细致的着色,描绘了面貌,画出了形状,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

这首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木江吟》。其内容是:

一轮夕阳渐渐沉入河中,半江绿半绿。

最可爱的是九月初九,明亮的珍珠朗朗的新月形状像一个弓。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长庆二年赴杭州任刺史途中所作。诗的前两句描写夕阳照在江面上,写出了秋天夕阳特有的柔和,给人一种亲切舒适的感觉。最后两句写新月升起的夜景。诗人徘徊着,直到初月升起,寒露落下,在他面前呈现出更好的状态。作者通过吟诵,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和热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0346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