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槽钢型号2022-08-03  21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弊端,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什么?

从中正九品到魏晋之交,中正大大小小的官员都 最后一个名字是gentry 垄断,他们评等级的时候偏向士绅人物,九个等级的划分已经偏离 不考虑家庭状况 的原则。在随后的三百年里,出现了 上品无蜗居,下品无士绅 士族垄断了政权,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九品体系的具体缺点

1.各方人士争奇斗艳,全国各地的人才都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没有人才,地方行政效率降低,思想文化逐渐落后。当地方政府崩溃时,中央政府自然无法独善其身。

2.吏部对人才的任免都是以中正的评语为准,所以官员的升迁权都在中正,导致人们争夺这样的权利,无暇顾及其他职位的事实。

3.贵族家庭通过中正控制着朝廷官员的任免,造成了当时为官者 上品无蜗居,下品无士绅 门阀制度的出现,造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局面。

九品官制又称九品官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这是曹丕在元年(220)为争取士子而制定的制度,士子采纳了臣臣陈群的意见。这一制度在西晋逐渐完备,南北朝时有所变化。它继承了汉代的科举制度,开创了隋唐的科举。它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开始到隋唐建立科举,大约有四权百年。这种选官制度实际上是汉代科举制度的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科举制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10206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