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包饺子风俗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风俗的由来,第1张

春节包饺子的由来 春节包饺子的习俗

春节期间饺子的起源:

包饺子的由来是张仲景回国的时候,正好是冬天。他看到白河两岸的村民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耳朵都冻僵了。让他的弟子们在南阳东关搭起医疗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制作“祛寒焦耳汤”,治疗冻伤。

他在锅里煮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草药,然后捞出羊肉和草药并切碎。煮好后,用两只“焦耳朵”和一大碗肉汤分发给求药的人。

人们吃了“焦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洋洋的。他们的耳朵很热,冻伤的耳朵也治好了。后人学着“焦耳”的样子,把它包起来做成食物,叫做“饺子”。

饺子这个词始于宋代,当时饺子不叫饺子,而是叫“焦耳”。宋孟老元《东京梦书》回忆了北宋汴京的繁华,其中卷二提到市面上有“水晶角”和“炸角”。

以上是春节包饺子的由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study/10031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