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墓挖了没

芍药花怎么养2022-07-11  14

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秦始皇陵的位置基本确定并得到认可,位于Xi安历山。

秦始皇陵未被发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保护技术和文化观念的制约等。我从国情和政策的角度来说一下:我国的文物政策和原则是不主张挖掘秦皇陵的。

田野考古学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正式形成。中国考古学从产生之初就带有明显的“探古”色彩,目的在于考证经典,补充历史。这是受王国维“双证据法”的影响,也是对当时疑古思想的回应。此后一直到1949年,包括殷墟在内的民国学者的考古活动大多以主动发掘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农业建设高潮,在基本建设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中发现了大量的古遗址和古墓葬。这时,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经济建设对文物的破坏不亚于盗窃、走私文物等犯罪行为。1956年,学者、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提出了“以保护发掘为主”、“基本建设和文物保护并重”的观点,被称为“双利双惠”政策。这成为未来中国考古和文物保护政策的基石。此后,我国绝大多数考古发掘都是配合基本建设进行的,如文革前的二里头、半坡、偃师商城,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曾侯乙墓等文革时期震惊考古界的发现,都是在基本建设和掘守空洞战役期间发现和发掘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进入新的高潮,基建考古仍然占据主流地位。新世纪以后,虽然有一些以科研为目的的积极发掘,但几乎都不是重大考古发现。到了民国时期,为形式学术观点积极探索的现象不复存在。从“古代探险”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转变,是国家经济发展环境造成的。这是中国考古学的基本国情。

另一起事件也影响了国家对考古发掘的政策。1956年,郭沫若、吴晗等人提出发掘十三陵,遭到郑振铎等人的反对。最后,政府采取了妥协,决定尝试发掘较小的明十三陵。后来大家都知道,由于保护技术落后,出土文物自然损毁严重。郭等人后来又提出要重新挖掘唐甘岭。政府吸取了定陵的教训,却不批准,并定下了“不积极发掘大型墓葬,尤其是帝王墓”的原则。

所以,中国在基本建设考古中的主流地位,加上“不积极发掘帝王陵墓”的原则,是秦始皇陵至今未被发掘的重要原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867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