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的含义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二、事业单位的特点
(一)提供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的职能实际上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这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机构是保障国家正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它是非公共机构。
事业单位承担的事业大多是政府职能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没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行政区划上不具有对其他部门或个人的行政职能。他们只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长,向社会提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服务。专业服务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社会职能。
(3)是知识密集型组织。
事业单位大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员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运用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社会职能。
(4)资金来源的本地化
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是由国家财政拨给各项事业,这是我国传统企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益多元化,但国家财政拨款仍然主导着事业单位的经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补贴和非财政补贴。
公共机构范围的广泛性
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的部分和领域。它的主体是多元的,规模是宏大的。
三。公共机构分类
(一)按社会功能划分
现有事业单位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共服务三类。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指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比如社科联指的是社科院基础理论研究所、计生协等。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指能够由市场配置资源,但不承担责任的机构。比如: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广播电视台、出版社、市政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房地产管理、园林设计等。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是指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为政府机关职能提供支持和保障的机构。例如:养老院、大专院校、中小学、重要医疗卫生单位、疗养院、考试管理中心等。
(二)根据资金来源。
现有事业单位分为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结余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1.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指全部支出由国家财政拨付,全部收入上缴国家财政的事业单位。比如:学校。
2.差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首先用自己的收入抵减支出,不足部分由财政拨款纳入国家预算,仅是自己的收支差额的事业单位。比如:医院。
3.自收自支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指支出由自己支付,收入由自己支配,收入不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预算管理单位也可以称为企业管理单位。比如:出版社。
四。公共机构的范围
事业单位涉及行业多,活动范围广。据组织部统计,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包括以下25类:教育类事业单位;科学机构;勘察设计机构;勘探机构;文化机构;新闻机构;广播机构;卫生机构;体育机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水利机构;交通机构;气象机构;地震机构;海洋机构和环境保护机构;测绘机构;咨询机构;标准、技术监督和质量检验机构;知识产权机构;物资储存、供销机构;房地产服务;城市公共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监督经济机构;机关、后勤服务机构等事业单位。其中,教育机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水利机构;卫生机构;文化机构数量名列前茅;教育机构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主体,其工作人员占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规模的一半以上。
正文:湖北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