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不是被JD.COM打败的,而是被她自己打败的!负债超1361.4亿元的苏宁,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可以说,苏宁现在已经到了绝境。与刘相比,张其实有先发优势,但最后还是败下阵来。现在只能断臂求生,张只能质押其股份,只能出售其股份,这样才能拯救苏宁。
张有两次很好的机会,可惜没有成功。国美是3C的老大,JD.COM和苏宁不得不靠边站。尤其是收购永乐电器后,黄光裕的国美如日中天。当时,刘和张在业内只是配角。
黄光裕收购国美后,曾经信任永乐电器的陈晓出任董事长,陈晓出任新国美总裁。其实两人分开了,尤其是陈晓作为失败者被拉拢,心里难免委屈。黄光裕入狱后,陈晓开始夺权,随后黄光裕妻子杜娟与陈晓发生内斗,直至杜娟帮助入狱的丈夫重新掌控国美。
这期间是苏宁最好的机会,张也借此机会高速成长,瞬间成为国内领域的老大。苏宁的线下持续扩张,几乎在全国各大城市逐步铺开。眼看苏宁就要成功了,可惜这只是挑战的开始。
刘随着逐渐转型,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在物流方面投入巨大,抛弃了传统的线下模式,用大仓储取代了苏宁和国内门店的小物流模式。JD。COM的模式在资本市场得到了广泛认可,而采用互联网模式的JD.COM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虽然花大力气布局物流的JD.COM对淘宝下手很重,但京东。COM的模式比国美、苏宁的传统线下模式要轻很多。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JD.COM的物流周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苏宁的线下模式提高了配送效率,但确实增加了成本。在效率和价格之间做选择之前,用户肯定会选择优势更明显的那个。经过阿里的加持,苏宁的线上线下融合也高速发展。这时进入了第二期。
刘不怕与苏宁和打价格战,因为随着资本的增加,总能筹集到大量资金。面对弹药充足的JD.COM,苏宁基本无能为力。虽然借助阿里,苏宁与JD.COM也很着急,但毕竟阿里有自己的业务,不会为了苏宁挑战JD.COM而加大规模。阿里巴巴还是以天猫为主。最终,苏宁在价格战中跟随JD.COM,但却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而是跟着别人的节奏走,让自己变得非常被动。
国美和JD.COM其实是苏宁的两个绝佳机会,但是苏宁没有做好。张在苏宁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但具体战略是错误的。尤其是选择与竞争对手竞争后,苏宁将过多的精力分散到了足球和体育领域。这些非核心业务大量烧钱,反过来拖累了苏宁自己的核心业务。苏宁足球,其实相当于张给了儿子张一个锻炼的机会。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代价也是沉重的。可惜苏宁的钱没有落后他到那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