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四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最隆重和庄严的是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从腊月三十晚上(除夕)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家家“点灯点灯”,亲人一路回家团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世界各地都洋溢着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
你问春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传说春节始于4000多年前的虞舜时期。根据天气情况,舜帝选择这一天作为吉日,向天地献祭,祈求神灵保佑。回到夏朝,立春是一年的开始,春天的一月是第一个月,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是“元旦”。新年伊始,举行祭天拜地、拜谢祖恩的仪式。在周朝,人们在秋天收获后酿酒,并在11月份杀鸡宰羊以祭神和庆祝丰收。先秦时期,中国南北风俗不同。汉代中国统一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最为发达,民风民俗相互融合。“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意味着正确的一天。领你夫人,拜你祖宗。”(东汉崔涯四月民令)。在汉代,农历正月初一和农历新年,民俗活动在民间越来越广泛。到了魏晋时期,已经形成了“年夜饭”的习俗。金周写的《风光志》说:除夕之夜,大家互赠礼物,称为“拜年”;老少相聚,共庆圆满,称之为“分年”;永远不睡到天亮,这叫“守岁”。到了唐代,拜年活动越来越丰富,人们除了登门拜访之外,还发明了“拜年贴”。唐太宗李世民还用金箔制作了贺卡,并赠送给大臣们一本名为《普天同庆》的皇家书籍。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纸管或麻杆包裹火药,制成“鞭炮”(鞭炮)燃放。明朝,除夕夜~义门神,符涛,春铁,鞭炮,烧紫,设酒果饮,锣鼓通宵。在清朝,过年的气氛很热烈,皇宫很豪华,皇帝有写“福”字给大臣的习俗。民间猜灯谜是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
现在的“春节”在古代叫“元旦”。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历。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提出的春节是“将农历元旦定为春节”。因此,夏历(即农历)的1月1日称为“春节”,阳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通过《公元纪年法》,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