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古代的时间单位:
1、年,一年设定为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是为春、夏、秋、冬,全年为十二个月。
2、时辰,每年为十二月,每月为三十天,计三百六十天;过年为五天,合计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以十二地支设立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3、一刻钟,每天有十二个时辰,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在时间的十五分钟。
4、一柱香,时间相当于现在的五分钟,
5、一盏茶,时间大约是现在的10分钟左右。
6、弹指,每弹指有十刹那。
7、刹那,一刹那就是现在的一秒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弹指
百度百科—时辰
百度百科—刹那
百度百科—一炷香
百度百科—一刻钟
百度百科—一年
百度百科—一盏茶
古代时间的叫法:
1、子时:也被称作夜半,指的是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2、丑时:也被称作鸡鸣,指的是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3、寅时:也被称作平旦,指的是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4、卯时:也被称作日出,指的是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5、辰时:也被称作食时,指的是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6、巳时:也被称作隅中,指的是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7、午时:也被称作日中,指的是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8、未时:也被称作日昳,指的是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9、申时:也被称作哺时,指的是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10、酉时:也被称作日入,指的是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11、戌时:也被称作黄昏,指的是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2、亥时:也被称作人定,指的是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来源
十二时辰来源已久,西周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了,在《周礼·春官·冯相氏》中记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
古代人民将一个昼夜划分成的十二个时段,用来记录时间,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十二个时辰就是24小时。这种计时方法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一、古代一般采用十二时辰计时法。我国古代纪时辰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即为半夜十一点到一点。
二、具体划分
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分别对应23时至1时、1时至3时、3时至5时、5时至7时、7时至9时、9时至11时、11时至13时、13时至15时、15时至17时、17时至19时、19时至21时、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
古代有时也会采用“更”作为计时单位,相等于现代计时单位里的2小时。
“更”这个计时单位把晚上七点到第二天早上五点平均分为五更(等于现代计时单位里的十个小时)。
一更(初更)指戌时,即晚上七点到九点,称为黄昏。
二更指亥时,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称为人定。
三更指子时,即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称为夜半。
四更指丑时,即第二天一点到第二天三点,称为鸡鸣。
五更指寅时,即第二天三点到第二天五点,称为平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时间段是怎么说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古代时间段是怎么说的、古代时间怎么表示、古代时间的叫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