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文中“致仕”和“乞骸骨”是什么意思
“致仕”的释义: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
“乞骸骨”的释义: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致仕
读音:[zhì shì]
造句:
1元代规定官员的致仕年龄为70岁。
2宋代以前,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完整而严密的官吏致仕即官吏退休制度。
3身在官场志守廉,敢为苍生质昊天。为民着想民方敬,致仕美誉价万千。
乞骸骨
读音:[qǐ hái gǔ]
造句:
1年出七十,乃上疏乞骸骨,遂爰居章安,卒於家。
2不胜私愿,愿乞骸骨,及身生归乡里,死亡所恨。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乡土情结,讲究落叶归根,都想死后埋在自己的家乡。一般来说,这个理由皇帝都是会同意的。不过这个理由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辞官的人年龄确实大了。
简介:
令休,古代多称“令休致”、“令致仕”,即命令退休;勒休,古代亦称“勒令休致”、“勒令致仕”。令休和勒休都是在官员已完全符合退休条件,但不提出申请,甚至千方百计希望继续任职的情况下采取的强制性退休办法。
三种不同的退休方式在待遇上有很大的不同,告休除享受规定的全部退休待遇外,往往还受到鼓励性恩赐;令休一般可享受正常的退休待遇;勒休属于处分,一般无待遇。
<<辞海>>上的解释为:“交还官职,即辞官”,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把官职交还给皇帝,称“致仕”。也可以将“致仕”理解为官员退休。
参考资料: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是时名儒光禄大夫龚歆移书上疏深自罪责,愿乞骸骨罢。”也省作“乞骸”。荀悦《汉纪哀帝纪下》:“大司空彭宣见莽专权,乞骸。”
1 致仕在古文中是啥意思
辞去官职。
《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 何休 注:“致仕,还禄位於君。”《北史·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唐 白居易 《不致仕》诗:“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致仕官的简称。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是月, 龙图阁 直学士、致仕 杨时 卒,年八十三。”参见“ 致仕官 ”。
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以何官称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也称“休致”。《尚书大传略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郑玄注:“所谓里庶尹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后汉书郑均传》:“议郎郑均,束脩安贫,恭俭节整,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发不怠。”宋王禹偁《高闲》诗:“更待吾家婚嫁了,解龟休致未全迟。”《宋史欧阳修传》:“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天子犹念公(袁可立)海上劳,予加衔致仕去。”
2 在文言文中“致仕”为什么是退休不做官的意思呢
“致仕不是做官”
先看两个例子:
(1)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生最重要的现实遭遇和实践行为是争取科举致仕。(《文明的碎片》)
(2)章申先生的作品使我想起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历代书法大家多为致仕通达者。远至李斯、蔡邕,后有王右军、颜鲁公、苏轼、赵孟 、董其昌等继起,群星闪耀,云蒸霞蔚,不可胜数。(《风神灵秀藏高格 线性流美出清真——读吕章申书法》)
很显然,在以上例子中,“致仕”都是按“做官”义来使用的。而实际上,“致仕”的意思并非“做官”,它是指为官者卸任或辞职——告老还乡,颐养天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的用法呢?主要原因是作者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认为,既然“仕”者“宦”(引申义)也,那么“致仕”就是“做官”。将“仕”与“官”联系起来自然没什么错,但一旦忽略或误释了语素“致”,就会导致对整个词语片面、错误的解读。下面我们利用古汉语的有关材料做一点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致”历史悠久,语义繁复。按《说文·攵部》:“致,送诣也。”《玉篇·攵部》也说:“致,至也。”基本上可以说,“致”最初的意思是“送”“送到”等。例如:
(3)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周易》)
(4)尽具其帑与其器用财贿,亲帅捍之,送致诸竟。(《左传·文公》)
“致”由“送至”义进一步引申为“归还”,如《国语·鲁语下》中有这么一句话:“子冶归,致禄而不出。曰:‘使予欺君,谓予能也。’”韦昭注为:“致,归也。致禄,还采邑也。”这里的“禄”是“俸禄”。能得到朝廷俸禄的人,自然是为官之人。这种表达除了用“禄”之外,也有用“仕”“政”的,即在“致禄”之外,还有“致仕”“致政”等说法。例如:
(5)闵子要 而服事,既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公羊传·宣公元年》)
(6)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礼记·王制》) 何休注“致仕”曰“还禄位于君”;郑玄注“致政”曰“还君事”。不难看出,无论是“还禄位于君”,还是“还君事”,最后的结果都是从官位上退下来,不再过问朝廷或官府之事。在“致仕”“致禄”和“致政”这三个词中,“致仕”的使用频率最高。姑举三例,以窥一斑:
(7)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唐·白居易《秦中吟十首》)
(8)官闲如致仕,客久似无家。(唐·戴叔伦《客中言怀》)
(9)既至镇,心不自安,遂请致仕。(《旧五代史·唐书》卷六十六)
“致仕”用于现代汉语中,可以看做是文言词语的承继和保留(限于特定的文体和语境),语义没有发生变化,用的仍是最初的基本义。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我不是研究这个的,找了一篇某人的解释
3 致仕是什么意思致仕 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以何官称致仕,致仕后的俸禄数目及是否朝见等待遇,与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有关也称“休致”《尚书大传略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郑玄注:“所谓里庶尹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后汉书郑均传》:“议郎郑均,束修安贫,恭俭节整,前在机密,以病致仕,守善贞固,黄发不怠”宋王禹再《高闲》诗:“更待吾家婚嫁了,解龟休致未全迟”《宋史欧阳修传》:“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4 古文中“致仕”和“乞骸骨”是什么意思1、致仕(zhi shi):交还官职,即退休。
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2、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如: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驷马。-- 《汉书·赵充国传》
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 --《新唐书·列传第十九》
; “乞骸骨”可以算是忠君爱国,死而后已的一种辞官说法了。因为它的原意就是,我想在我死后让我的骸骨能回到故乡,让我安葬在我出生的地方。
从古至今,不管是书籍还是史料,又或者是现在的各种影视题材里,家乡是一个永远没有办法绕过的坎,因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底蕴深厚,中华民族对家乡的情感很深厚,对于人无论死在何处但要落叶归根的执念很强烈。几千年来文化形式多种多样,文人志士都要踏遍千山万水,去寻找内心的自己,可是不管怎样,最割舍不下的还是故乡。所以说从政之人要退休回乡,用“乞骸骨”一词委婉称呼,也跟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分不开的。
另外,古人退休还有一种说法叫“悬车”,在汉代蔡邕的《陈实碑》中就有这么一句:“及文书赦宥,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静心避居。”不管是直译也好,还是从前后段分析,此处的“悬车告老”都是退休回乡的委婉说法。
而且辞官回乡用这种说法在《汉书》中就有记载,所以说后来就用作了退休之意,需要注意的是,悬车告老一词有时会单独拆开用,也就是说“告老”也是退休的委婉说法。
在古代,“致仕”也是官员到了该退休的年纪,离开朝堂退居家乡的另一种说法。这一词的相似说法还有“致事”、“致政”、“休政”等同义词,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交还官位,结束仕途生活,退休回家。还有一个词叫“填沟壑”,是人死的自谦说法,不太多用于官员退休回乡之意。
在古代之所以有那么多退休或者辞官的委婉说法,其实很大的原因都来自于我国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上就是关于文言文乞骸骨全部的内容,包括:文言文乞骸骨、古代官员乞骸骨的意思是、古文中“致仕”和“乞骸骨”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