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与枪、棍与棒、鞭与锏有什么区别

十月英文缩写2023-04-27  25

鞭:稍长,稍重,前面有一个头(很小)用以加重,主要用于攻击重装骑兵

锏:稍短,略轻,无加重,表面有突起或直楞(秦琼的瓦面镏金锏就是直楞的)在攻击重装骑兵时并无优势,主要用于攻击无装甲者

棍:齐眉为短棍,过头为长棍,细而直

棒:有配重(一头明显较大的)举例:狼牙棒

矛:头较小,并只有尖锐没有刃,只可刺伤不可砍伤

枪:头较大,相对矛较重,有些甚至为金属枪身,除了刺以外,还可砍(刃面很小不太适合砍)砸

补充:槊:跟枪矛类似,长度更长,头较顿,枪身很粗、很结实,骑战(双方都是骑兵)时有奇效,《三国演义》中曹操使用的就是此武器

鞭有钢鞭,软鞭之分,钢鞭短,软鞭长。有的上面还有钩,有的头上有类似于枪尖。钢鞭是圆柱体,多有带竹节的。

锏跟剑有点象,不过粗的多,也重多,不带刃,也是砸人和拍人。锏是三棱或者四棱柱。

鞭锏是一种在唐宋时期比较流行的,能给重甲骑兵造成严重伤害的一种神器。其实古代战场上出现过的武器非常的多,不过鞭锏绝对是这些武器里面比较特别的一个种类。因为绝大多数的武器都是有刃口,以刺破敌军的皮肤造成杀伤为主,而鞭锏的侧重点则不是以刺破敌军的皮肤以达到杀伤的目的,而是以击打敌军,使敌军出现内出血的情况。

鞭锏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普通的长枪大刀对铁骑重甲造成的伤害很低,战场上急需一种能克制铁骑重甲的武器。随着古代冶炼技术的发展以及马匹品种的改良,铁骑重甲逐渐成为了战场上的主角。因为重甲的非常的坚硬,能阻挡住普通的长枪大刀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所以就有很多人在武器上面进行了很多的改良和尝试。最终将士们发现鞭锏对重甲骑兵的杀伤力很好,便逐渐的流行了起来。

鞭锏之所以能成为铁骑重甲的克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鞭锏不是像长枪大刀那样去刺破敌军的皮肤,而且以击打为主,给敌军造成伤害。其实鞭和锏的区别不是很大,说白了就是用带棱角的铁棍子去打穿着厚重铠甲的敌军。由于鞭锏很重,挥舞时产生的能量很大,所以击打到敌军身上能量就会转移过去,给敌军造成内出血、器官受损的情况。而这种伤害在古代是非常难治疗的。

不过鞭锏并没有像长枪大刀那样辉煌几千年,随着火器的出现鞭锏也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由于后来火器运用到了战场上,铁骑重甲在火器面前简直就属于活靶子,所以很多的重甲骑兵都退去了厚重的铠甲,追求起了速度。所以体型较短的鞭锏也不再适应火器时代的战争了,也和铁骑重甲一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鞭亦为短兵之一种,其由来与锏相同,惟戬必双用,鞭则有单双軮硬之分;考诸古籍所载,大都系单鞭硬鞭;稽之现在,则都重軮鞭。軮鞭之制,不知起于何时?创自何人?至双鞭之法,疑后人因见于戬法双用,攻御并行之便利,故窃其法,易单为双。然鞭戬同为无刃之短兵,不过形式稍异;至若抡舞攻御之法,主力点既完全相同,自不能大异,彼创双鞭者,亦正见其矜奇眩世耳。鞭之区别如是,而名称亦至不一,即就硬鞭而言,有竹节鞭,虎尾軮等数种,其余无论矣;大概皆就其形式而厘定其名耳。然因名之不同,其法亦因之而门户杂出,多少不同,惟尉迟鞭法为世所崇尚,但近巳不得其传,甚堪惋惜。此外即寻常之硬鞭法,亦大都拾各短兵之唾余,勉强组成,亦正不可为训故本编以軮鞭补其缺,不愿以鱼混珍珠也。

铁鞭为六角形,铁锏为四楞形“大小短长,随人力所胜用之。”有的鞭首上联缀一条短铁链,上系两节铁棍,称做联珠双铁鞭。还有一种铁链夹棒,出自西北地区,是受农家打禾连枷启发创制而成的。

鞭、锏二者,始源甚早,但鲜见出土文物。《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城,伍子胥求昭王,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开始用鞭。

《初学记·武部·刀》:古者用革,以扑罪人,亦以驱马。故其文从革。《书》曰:“鞭作官刑。”此则施於民也。《传》曰:“左执鞭弭。”又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此则施於马也。其后以竹代革,则策、 二文,又并从竹,盖因驱策 击之义以立名也。

后梁战将王彦音,不仅善枪,而且善铁鞭。冯云鹘《金石索》中,图示了王彦章铁鞭一幅,“长仅六尺二寸强,重清秤十五斤,凡十九节,每节以铜条束之,柄饰木而束以铜,柄端如槌,四面环列‘赤心报国’四字”。(《中国兵器史稿)可知鞭虽属短兵类,但其形制较长,而且较重,需大力演练。

宋丁度、曾公亮《武经总要》:“铁鞭多节,系袭晋代遗制。连珠三节鞭亦系胡人器形。铁�唐代已广用之。”

宋人喜欢用短小的打击兵器、主要靠重力打击敌人,使用者必须是力气大的人,多在马上使用,徒手持用则重了一些。

明代出现了两节铁鞭,其形略如宋代铁链夹棒,但宋器铁链颇长而短棒怍方体;明器则中链甚短,而上下棒均系细圆体,所以其名叫鞭。其他鞭�,明代甚多,何良臣《阵纪》说:“钯尾鞭、丈八鞭、连珠铁鞭、豹尾鞭、铁鞭,各有专门,但身法、手法、步法,皆由拳棍上来。”由此可知,明军中多有用鞭者,而且重视以拳棍技术为基础,来提高高鞭的实战能力。

清代鞭形制已有软硬之分,但软硬之广用,是在清军入关之后,因为当时满族人及北方人喜练这种鞭。当时为九节鞭,每一节长仅三至四寸,联以铁环,不用时,可以收小握於一手之中,或围绕腰际。用时抽开鞭头,套索於腕,猛力一抽,鞭即挺直,可用其击、笞、勾、缚,善用者常可胜敌人之刀剑,一击而可拖拉敌颈或腿,使其倒地。

还有一种木质鞭杆,其长度以人之一臂加肩宽度之,亦称“短鞭”。因其形短小,用时极方便。

鞭有单、双、软、硬之分,其质有铜、铁、铁木、纯木之别,与用皮革制成,驱赶牛马的鞭子,是完全不同的器具。但软鞭类的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与赶牛马的鞭子,在来源上,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鞭与锏使法相似,主要以挡、摔、点、截、扫、盘、板、戳、拦、撩、拨,以及绞压等主。它要求演习者在身法上转折圆活,刚柔合度;步伐轻捷奋迅,与手法紧密配合。

软鞭是软硬兼施的兵器,其特点是身械协调性强,演练者强,既要有击打速度,又要体现灵巧的方法。尤其舞动时,上下翻飞,相击作响,如银蛇飞舞,使人眼光撩乱,因此有极好的表演效果。

参考资料:

中华兵器详解

锏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像鞭,四棱。

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一米二),锏多双锏合用,属于短兵器,对马战上有利。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

技法上,与刀法剑法接近。来自晋和唐,以铜或铁制成,形似硬鞭,状如竹根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名称。锏的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重量一般在2斤至3斤之间(一般在65~80厘米之间)。

锏的造句如下:

1、新厂长上任后,使用他的“杀手锏”,当月扭亏增盈,半年产值翻一翻。此时,他并未居安资深,而眼睛早已瞄向更高的目标。

2、他们最后的杀手锏是威胁举行大罢工。

3、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毒蛇钉刺雕文对射击猎来说都是杀手锏。这周末我应该会把其它雕文扫一边,写一点关于射击猎人雕文的东西。

4、杀手锏是一个通俗的表达,广泛运用于体育评论员、生意人,甚至恋爱建议专栏中。

5、这额外的能量使我们的“母舰”可以使出她的杀手锏!

百度百科-锏

以上就是关于矛与枪、棍与棒、鞭与锏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包括:矛与枪、棍与棒、鞭与锏有什么区别、古代兵器鞭与锏有什么不同、被誉为是铁骑重甲克星的鞭锏,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神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6930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