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堤原名白沙堤,它一端连着断桥,一端接着平湖秋月和孤山,中间是平坦的柏油路。道路两边种着整齐的杨柳和桃树,抬眼便是西湖美景,很适合悠闲漫步。白居易的名句“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说的就是这里。游览季节与看点通常会从北山路的断桥进入,一路走走逛逛,经过锦带桥后到达平湖秋月,由此上孤山可继续游览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等景点。游览白堤四季皆宜,若要欣赏白堤经典的“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景色,则须在春天三四月前往,而且好选择在对面的北山路上观看桃红柳绿的白堤全景,拍出的照片也是美的。游玩建议游玩白堤以步行为主,也可以租辆自行车骑行,机动车是禁行的。白堤没有苏堤那么长,全长约1公里,一般人都能轻松游览。沿白堤骑车的感觉也不错,可以在公共租车点租辆自行车,也可以在旅馆或路边的租车店租一辆。不过,节假日游人较多时不建议骑车,可能一路都得避让人群。旺季常这里常人满为患,如果有条件,不妨选择错开旅游高峰。而由于堤上种植的是低矮的柳树和桃树,夏季遮挡并不严密,因此也并不建议在烈日暴晒下在白堤上行走。好是在每天早、晚,尤其是傍晚饭前天将暗未暗时,悠闲地漫步堤上,累了在湖边长凳上小憩,你会发现这是白堤一天中难得的清静时刻。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交通攻略
距6路少年宫站975m,步行14min
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诗人白居易有关,但并非白居易修建。
西湖
西湖白堤的原称是白沙堤,横亘在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从断桥起,过锦带桥,止于平湖秋月,长1公里。宋时因此路是通往孤山的唯一的道路,故称孤山路。明朝修筑后,杂植花木,亦名什锦堂。
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堤上桃柳成行,芳草如茵,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涂碧,如在画中游。
白堤
公元822年7月—824年4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也就是杭州地方党政一把手。在上任不足两年的时间里,白居易组织了疏浚六井工程和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堤防等民生工程,政绩斐然。
疏浚六井工程解决了杭州人饮水问题;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的堤防起到防止水患和缓解因干旱所造成的危害之用。需要指出的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钱塘门外的堤坝被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
现今西湖上的白堤原名白沙堤,因最初用白沙铺垫而成,是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人们多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已有此堤,当时的白沙堤就已经存在并以风光旖旎闻名。白居易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即指此堤。
今日人们所知的白堤,虽与白居易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后人为缅怀和纪念这位诗人,仍把西湖上的白沙堤命名为白堤。
白居易,号称“诗魔”,16岁凭一首诗名动京城;他写诗力求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他忧国忧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是情痴,“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他是挚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他是矛盾综合体,前半生锋芒毕露,后半生纵情山水;他就是苏东坡的偶像,被日本人奉为文殊菩萨,人称“长恨歌主”,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
白居易
读诗如读人;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字“乐天”,取自《周易》里的“乐天知命故不忧”,如果说前半生的乐天,是命运眷顾,上天垂怜;后半生的乐天,就是纵有风波,依旧内心淡然,,林清玄说:“乐来欢喜,苦来甘愿。”经历过寒冬,才懂得春日的可贵;经历了苦难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平凡的幸
诗写得通透,不如人活得通透,白居易做到了。
白堤
我们都知道,西湖是杭州的著名名胜,其中以“三堤”最为有名,这条“间株杨柳间株桃”的长堤就是著名的白堤。它全长1公里,是杭州市区连接西湖的一条东西向的湖上细带。
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100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桥鹿而著称。但是何人所筑已无从考察。从这条堤的位置紧靠着宝石山和孤山,同时又以“沙”字命名来看,大约是古代劳动人民在西湖最初形成时,为了拦截江湖,蓄水灌田而兴筑的-项水利工程。但因堤的名称与白居易的姓巧合,而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时,的确也修筑过条白公堤 (在今钱塘门到武林门间,后被毁弃),人们为纪念白居易,才改白沙堤为白堤,它包含着杭州人民对这位贤明地方官的深情。
白居易(772 ~ 846年), 字乐天,自称香山居士、醉吟先生。陕西渭南人,唐代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他在唐长庆二年(822年)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十分关注杭州的水利,除疏理李泌开凿的六井外,又用主要精力治理西湖。
当我们来到白堤,西湖的秀丽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请白堤横亘湖上,平静坦荡。特别是到了春季,环湖群山常翠,湖中碧波荡漾,堤上桃树嫣红,拂面柳枝泛绿,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白居易曾经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称颂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儿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萌里白沙堤。”
白堤中间的那座桥叫锦带桥,旧称“涵碧桥”,唐时就已存在。到南宋时,由宋转运使陈尧佐重建。后来,由于西湖湖水冲浊,年久失修,白堤下塌,此桥也不复存在。到明代万历十七年( 1589年)礼太监孙隆精工重修白堤,改称白堤为“什锦塘”,并在涵碧桥I架木为梁,重建此桥,修复后称之为“锦带桥”。明亡后,清康!帝巡视江南,地方官为供康熙皇帝泛舟里西湖游览之需,又凿石为改为青石拱桥。到清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皇帝仿父南巡,又由浙江总督李卫加固重修,于是就成了现在所见的桥。白堤和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