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开发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现今的定海马岙镇就出土有半厚的河姆渡文化层,发现面积近14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址群,被誉为"东海第一村".
春秋时,舟山属越国,称"甬东",又喻称"海中洲"秦朝,徐福奉命在东南沿海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寻找长生不老药,历尽艰深辛来到烟雾飘涉的舟山群岛,认定境内的岱山岛为“蓬莱仙岛”。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舟山置县,归属明州。自此时起,舟山海上贸易日趋繁荣,历史上曾同度兴起成为外贸的重要商埠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16世纪中叶,葡萄牙等欧洲殖民主义势力东侵、我国对美洲的海外贸易,以及日本对中国的朝贡贸易,都使舟山当时的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现今普陀区六横镇的双屿港成为亚、非、欧诸国商人云集的繁华商港,长住外商3000余人,成为事实上的“自由港”。清康熙年间解除海禁,舟山重新开放为外贸口岸,设立负责对外商务海关事务的“红毛馆”,可“增税银万两”,“西欧商船,鹜趋定海”,再次带动了岛上经济的发展。
舟山群岛于1950年5月17日解放,成立定海县人民政府。1953年3月设立舟山专区,下辖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四县。198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设2区2县,定海区为市政府所在地,普陀区设在舟山本岛东端的著名渔港沈家门渔港.
越国大败吴国直接原因是姑苏围之战,也就是现在的苏州。
公元前475年,勾践倾全国之力,发动灭吴战争。越军包围吴国三年,吴军不战自溃。吴王仅率亲近卫士与大臣,突围西上姑苏台,派王孙雒向勾践请和。勾践不忍心灭吴,准备答应媾和。范蠡谏阻勾践说:“今君王不断,其忘会稽之事乎?”勾践醒悟,拒绝吴国的求和。
范蠡率兵攻下姑苏之宫,俘获吴王夫差。勾践要把夫差送到甬东(今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东之翁山),赐给夫妇三百人,以奉养天年。夫差叹息说:”孤老矣,焉能事君?“随即自杀,吴国灭亡。
越灭吴之战是春秋末期位居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终迫使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越王勾践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舟山在浙江省,舟山市,浙江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北接上海市。舟山下辖2区、2县,境域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总面积2.22万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千米。
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辽阔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踞中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
舟山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越,时称“甬东”。
战国时,楚灭越,遂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甬东为会稽郡鄮县东境地。
两汉、三国(吴)、晋、宋(南朝)、齐、梁、陈因之。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会稽郡,并鄞、鄮、余姚三县为句章县,甬东随鄮县并入句章县。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废翁山入鄞县。端拱二年(989年)置巡检司。熙宁六年(1073年)七月,应原鄞县令王安石奏,析鄞县之富都、安期、蓬莱三乡,建县治,名昌国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因“海道险要”和“户口倍万”,升县为州。
1949年7月,定海县委、定海县人民政府在宁波庄桥成立。
1950年5月17日,定海解放后,定海县人民政府迁至定海城关。
1953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析定海县为定海、普陀、岱山3县,划入嵊泗县,设立舟山专区。
1976年3月,舟山专区改称舟山地区。
1978年9月,成立舟山地区行政公署。
1987年1月,撤消舟山地区,建立舟山市,辖定海、普陀两区和岱山、嵊泗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