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一般是指几点

留党察看2023-03-31  28

半夜一般指晚上23:00到00:59。

一昼夜有二十四个小时,可分成白天十二个小时,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夜晚十二个小时,傍晚六点到凌晨六点。夜晚有六个时辰酉时、戌时、亥时、子时、丑时、寅时,半夜是子时三更二十四计时法的二十三点至一点。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半夜是指晚上23:00到00:59。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一夜分为五更, 晚上7点-9点为一更,9点-11点为二更,11点-凌晨1点为三更,1点到3点为四更,3点-5点为五更。半夜一般指的是三更,即11点-凌晨1点。

如今的“三更半夜”一词,是夜已经很深了或者时间已经很晚了的意思。但在宋代,“三更半夜”一词却是源于两个人,一个是“陈三更”陈象舆,一个是“董半夜”董俨。他俩都是宋太宗时的大名人。

《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这里是说,宋太宗时期,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赵昌言等人志趣相投,形影不离,常常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深夜,还不忍散去,当时人们就戏称陈象舆为“陈三更”、董俨为“董半夜”。这就是“三更半夜”一词的来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3241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