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红花岗区紫银路96号,一栋两层小楼临街而立。
86年前,毛泽东和其他中国共产党人指挥红军摆脱敌人的围攻,在这里规划中国革命的道路。这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历史的长河是坎坷的,关键点往往只有几步。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位于时间线中点的遵义会议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由此,中国共产党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这里,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党在政治组织和军事战略战术上逐步走向成熟。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八十六年后,本报记者赶赴遵义,感受这次重要会议的精神力量和伟大转折的历史意义。
航向需要逆转,航线对生存至关重要。
那是一个寒冷多雨的冬天。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按原计划,准备转战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数万红军战士将灵魂永远留在了湍急而寒冷的湘江。
历史的指针已经指向中国革命的这个紧要关头。
怎么打,何去何从?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内部一直有争议。
1934年12月中下旬,短短半个月,接连开了三次会。从老山界到黎平,从黎平到猴场,军事指挥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不久后,遵义会议召开。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见面地点在这座中西合璧的小楼的二楼。历史上叫遵义会议。会议室里保存着当年的原件。房间一面墙上的挂钟似乎还在摆动。
首先,博古作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为“左”倾错误辩护。周恩来作了一个关于军事问题的报告。他分析了军事领导人的战略战术错误,主动承担责任,并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尖锐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所犯的单纯防御和战略转移上的逃避主义的错误...
这三天既短又长。这座小楼的正房是彭和杨的住处。从城外赶过来开会的两个人,在门板上搭了两条板凳,成了一张简易床。1月16日,第三军团第六师在乌江刀靶水遭敌袭击。只开了一天会的彭立即奔赴前线...
三天的会议作出了四项决定,革命航船开始确定航向。
根据遵义会议陈列馆陈列的陈云手稿,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在常委中进行适当分工,取消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最高军事领导人朱德和周恩来仍然是军事指挥官,周恩来是党委托的负责指挥军事的最后决定的人。随后,经过一系列调整,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四渡赤水河,将士双脚走天下。
“遵义会议精神传达到部队,全军振奋。仿佛重雾消散,重见阳光,所有的疑惑和不满都被一扫而空。”刘伯承曾这样回忆。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重整旗鼓,振奋精神,在新的中央领导的指挥下,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1月29日凌晨,中央红军分别从土城的浑溪口、蔡家坨、侯元渡口渡过赤水河。四渡赤水河的序幕拉开。
在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的《致全体红军指战员的信》的一段摘录中写道:“红军必须频繁地移动作战区域,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向大路,有时向小路,有时向旧路,有时向新路,唯一的目的是在有利条件下打胜仗。”
为了胜利,随机应变,采取铁脚,变成运动战。1935年3月4日,《红星》发表了一篇士气高昂的社论。“只要有正确的军事领导,只要不怕疲劳,英勇作战,就能消灭和战胜任何敌人”。
“四渡赤水使奇兵,兵用脚走天下。过赤水河,摆脱被动;两渡赤水,遵义大捷;三渡赤水河,引敌西进;过赤水河,跳出重围。两个多月来,红军四渡赤水河,穿插在敌人的重兵中,驰骋在川滇黔交界的广大地区,跳出了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一气呵成的讲解,让人感受到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胜利来之不易。遵义战役中,红一军团参谋长邓萍在遵义老城侦察敌情时不幸牺牲。他是长征期间红军的最高指挥官。红军第五师政委钟赤兵因伤势严重被迫截肢。他坚持用一条腿走完长征,到达陕北。
实事求是,闯出新路,开启新的革命征程。
关是铁一样的真实,但现在他是从头踩到底。
1935年1月19日,我离开了28年。28年后,毛泽东会见外宾时评价说,“我们花了几十年才了解中国,但中国人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如何做到这一点?知道真正独立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
遵义长征学会会长曾祥熙说,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决自己在路线、方针、政策上的突出问题。
穿越历史的沧桑,回望86年前的苦难与辉煌。人们深切地感受到,每一步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每一次会议都是重大的选择,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历史的走向。遵义会议决定了一个军队、一个党、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中国共产党人从大局出发,敢为人先,创造性地调整军事路线,实施务实的战略方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探索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篇章。
一百年的党史,就是一部不断化解危机、突破险境、抓住机遇、走向胜利的历史。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越过了无数险滩。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是在执着理想信念的感召和坚持下实现的。它再次证明了道路决定未来和命运。只有立足现实,自主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情的道路,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排版:蔡华伟
《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9日05版)
:2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