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六盘水不吃烙锅是一种遗憾”,这是到过贵州省六盘水市的人发出的感叹。烙锅吃法特别,烙制后各种主料原味鲜美,2003年,烙锅在中国首届“民间·民族菜肴华西美食节”上获特金奖。 六盘水市历史悠久,饮食文化异彩纷呈。水城烙锅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民族民间文化,让知味者更钦慕。明末清初,吴三桂调兵镇压水西彝族,当地居民为逃避战乱,逃进深山中,取来瓦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荤素野味野菜等食物充饥,不料人们竟发现这样烙出的食物,味鲜脆香,脍炙人口,确是人间美味。之后,这种做法开始流行。不同的是,当时的瓦片,随着历史的变更,改成了土沙锅,沙锅如斗笠大小,中间突起边缘凹成一个槽,积了一些油,用棉刷蘸槽中的菜油,擦拭沙锅突起的部分,然后放上土豆和臭豆腐,木炭火在沙锅的底部,不动声色地将锅上的土豆和臭豆腐烤得吱吱作响,伴着一股诱人的芳香,围在沙锅四周的人食欲大增,大家争先恐后将烙熟的土豆和臭豆腐,蘸些特制的辣椒蘸水,放进口中,香、辣、麻、鲜的味道令人陶醉怡然。热气腾腾的烙锅,让人热汗涔涔,红光满面。这“土里土气”的烙锅,随着时代的变迁,不但没有黯然失色,反而在新时代以它简便、快捷、味美的优势,为更多人所青睐。现在,除了中高边低且带边不溢油和汁水的沙烙锅,又出现了带边的平底铁烙锅。而且,人们不再满足于吃土豆和臭豆腐,烙锅的内容已经增加到了几十个品种。蔬菜类有韭菜、卷心菜、芹菜、黄瓜、南瓜、红辣椒、茄子,野菜有荠菜、蒿蒿菜、灰灰菜;水产类有:虾、蟹、鱿鱼、带鱼、鲤鱼、鲫鱼;肉类有毛肚、牛肉、羊肉、猪肉、羊杂、鸡杂、鸡皮;山珍有蘑菇、木耳。熟食有煎鸡蛋、魔芋精、黄粑。除了烙锅,还有蛋炒饭、怪噜饭、酸汤饭、米豆腐、汤圆等主食。这些菜虽然没有复杂工序(将烙熟的菜往蘸水里一蘸就可食用),但是在选菜、洗菜的过程中是很讲究的,要购买无公害的蔬菜;肉类不能是用饲料喂养的,必须是本地用粮食喂养的牲畜;服务员洗菜之前必须修剪指甲、洗净手,服务员不能戴首饰。洗菜的过程是:先检、粗洗,再检,细洗,使装进盘中的菜,卫生美观。锅底下有红似辣椒的火,锅上有似火的红辣椒,近一两年,水城烙锅从水城走出,在贵州的安顺、毕节、兴义、遵义、贵阳和云南昆明等地均出现了火爆现象,将原来风行的“串串香”火锅挤出市场。仅在贵阳就有了太慈桥、文昌北路、花果园等夜市烙锅一条街。食客们原来吃“串串香”喝小啤酒的习惯已经转为吃烙锅喝啤酒了。
烙锅,顾名思义,是一种采用“烙”的方式烹饪制作的美食。烙的本意是把食物放在烧热的器物上焙熟,因此,想要吃烙锅,需要提前将食材预先处理好,切成易于均匀受热的薄片或小块。如果是肉类,还需要提前用调配好的调料进行腌渍,使之入味。
听起来很像是“铁板烧”嘛,不过烙锅可是一道实打实的本土美食。烙锅起源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相传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清朝。
用于制作的烙锅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砂锅和平锅。
砂锅造型奇特,中间高而四周低。这种锅型的设计很巧妙,在烹饪时,锅中多余的油会自动向低处流,汪在锅边;如果锅的顶端没油了,人们又可以随时把油舀起来浇上去。这样既保证了烹饪的需要,又不至于使成品过于油腻,而且把主动权完全交给了食客,可以说在香和腻之间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
用于制作烙锅的平锅,算是常见的平底锅的plus版。平锅受热均匀,传热也快,适合心情急切的食客。
在贵州,如果你暂时不知道自己想吃什么,烙锅永远都是一个最佳的折中选择方案。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甭管你是坚决笃定的无肉不欢者,还是不折不扣的食草达人,无论你是特色小吃的拥趸,还是只愿意为氛围“买单”的情怀一族,在烙锅店里,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牛羊鱼虾一道上桌,在方寸之内展开了两栖作战;菜蔬菌菇各色齐备,在餐盘之中上演了从田间到地头的总动员;特色搭配闪亮出场,青椒肉末棒、金针菇拌鸡蛋、脆哨拌卷粉………总之一句话,创意有多丰富,烙锅的菜单就有多长。
土豆片总是率先和淋好油的烙锅一齐被端上。土豆是贵州的特产,在贵州被叫成洋芋,淀粉含量很高,口感细腻绵软。经过烙制的土豆片表面微焦,外脆里糯,从外到内的口感像薯片和土豆泥的复合,难怪作为最经典款的锅底被长期保留了下来。
洋芋粑也是烙锅的一大特色。煮熟的洋芋先捣成泥状,然后加入少量调味品和面粉,捏成饼状就是洋芋粑了。把洋芋粑放到烙锅里烙到两面都呈金黄色,集软、糯、香于一体,蘸上秘制蘸水,既解饥,又解馋。
烙苕粉,烙出来呈黑褐色,吃起来极劲道,口感不输掌中宝和板筋。
其实吃烙锅和去吃火锅一样,先点锅底,再勾选配菜,麻利干练的店家总能在你刚点完菜的一瞬间,就把热腾腾的锅底端上桌了。
俗话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料使劲蘸。”吃烙锅如果不配蘸水,就好比吃手擀面不配面卤,吃凉拌西红柿忘了放糖。
烙锅的蘸水十分精彩,给刚烙好的食材裹上一层蘸水,相当于对食材进行二次加持,大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烙锅的蘸水分干料和湿料两种。
干料的常规配方是辣椒粉搭配盐、味精、花椒、胡椒粉和葱花。但嗜辣的贵州人并不能满足于一种辣味,不同的辣椒搭配不同的制作方法,连干辣椒蘸水也能吃出花样来。
湿料在干料的基础上,还要再加上醋、酱油、折耳根甚至是腐乳等,吃完还能给免费涂口红,格外带劲儿!
不过冰粉我是吃不习惯的哈哈哈哈
吃不出来什么奇特的味道(可能是我没有在吃烙锅或者火锅的时候吃?)
但是最有特色的,还得是煮啤酒了。当地人将啤酒、柠檬、红枣、枸杞组合起来,经过加热,制作成了一款口感清甜,度数也很低的饮品。外地人着实惊呆了!至于其中滋味,自然是只有喝过的人才知道。
身边的烙锅不断传来滋滋啦啦的音效,香气也随四散的晚霞丝丝缕缕地越飘越远,而最最迷人的,恐怕就是这日日新鲜的人间烟火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