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村镇是著名的“中国布艺名镇”,是海宁市接轨杭州的前沿阵地,也是全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家纺产业的最重要的产业基地。镇域总面积91.1平方公里,下辖27个行政村、4个社区,407个村民小组,14个居民小组,总户数24891户,总人口105873人。2007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49.8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27.22亿元,全镇财政总收入4.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78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国布艺名镇、浙江省文明镇,并被定为省政府新一轮强镇扩权141个中心镇之一。海宁许村家纺城(装饰布艺窗帘市场)
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许村镇荡湾村沈咬荣等16家农户创办首家联户企业,镇党委、政府顶住了来自个私、集体经济“对立论”的多方压力,对个私经济采取不卡不刹、任其发展的态度,自此,镇办、村办、个体、联户“四个轮子一齐转”,1985年成为嘉兴市首家“亿元镇”。解放思想使许村赢得了先发,开拓奋进使许村家纺实现腾飞。许村家纺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近万家企业、超150亿产值的集原料、织造、成品、染整和研发、检测、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集群。涉及家纺产业链的规模以上企业近250家。目前许村家纺产业已创出了多个“全国第一”:年产家纺装饰布12亿多米,产量名列全国第一;家纺装饰布销售覆盖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5%,内销量名列全国第一;家纺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南非、欧美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名列全国第一;海宁•中国家纺装饰城总投资2.5亿元占地155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专业市场规模、档次位居全国同类市场榜首;家纺装饰布企业聚集度、专业化程度、生产设备拥有量,名列全国前茅;各类装饰布的质量、档次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名列全国前茅。
当前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新跨越的重要时期,许村镇将按照“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产业园区为支撑、专业市场为依托、技术创新为动力、提升转型为方向”的家纺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加快建设能促进产业集聚、要素供给和有效投入的载体平台。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用地指标,盘活用足土地存量,建设标准厂房和民工公寓。完善特色工业区基础设施,加强园区道路建设,做好洁化、绿化、亮化工作,继续完善和延伸污水处理工程。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开发科技含量高、土地集约利用的技改项目,有选择性地引进用地少、环保型、能耗低、产出多、效益好的项目。优化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和特色产业规划,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和城镇建设互动发展的产业集聚平台。
推进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重点的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引进数码织造、数码缝制等国内外先进设备,开发设计软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企业适应高质量、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度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加快数字园区建设,培育信息化示范企业。引进各类高素质经营、管理、科技和设计人才,提高自主设计创新水平。强化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培育一批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完善家纺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版权登记代理中心和中国家纺网站建设,加快建设以产品研发、教育培训、质量检测、信息服务以及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等五大支柱体系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平台。
坚持走企业规模化、产品成品化、贸易国际化的发展之路。扶持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原料类、织造类、成品类的规模优势企业,加快形成以规模优势企业为龙头、大量中小企业和家庭加工户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协作的较完善的家纺生产组合体系。做精做美大提花织物,发展窗帘成品、沙发成品、床上用品和厨卫用品,加快形成从原线、织造、印染后整理到制成品的较完整的家纺产业链。建设家纺成品出口加工区,组织企业到市外境外参展参会,鼓励发展海外代理商、经销商、合作商,开设境外办事处、分公司。加快形成覆盖国内市场、接轨国际市场的较全面的家纺产品营销网络。
把做特、做精、做大第三产业作为推动特色产业和城镇发展新的增长点。整合提升现有家纺专业市场,完成家纺原料市场招商和建设“中国布艺一条街”,加快市场经营向特色化、成品化方向发展,继续举办家纺博览会,推进市场功能向信息中心、展示中心、商务中心转变。依托联托运中心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推动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
积极应对宏观影响,引导企业转型提升。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进一步趋紧的形势下,从自身层面出发,制定相关政策,扶持中小企业“过冬”,引导企业改变家族式经营模式的弊端,发展现代公司制企业经营模式,完善和丰富融资渠道。促进企业不断转型,将产业链从单一的制造环节向两头延伸,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长远发展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