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歌友会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三月三,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扩展资料:
广西法定假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2015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2016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凑成4天小长假。
2017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即3月30日、31日(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放假时间靠近清明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6〕17号)精神,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2日至4日,4月1日(星期六)上班。
为营造全区“壮族三月三”良好节日气氛,决定4月1日(星期六)放假调休,4月8日(星期六)上班,即“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放假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4日。
2018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18、19、20、21、22(三月初三、初四、初五)全区放假三天,与周末凑成5天小长假。
参考资料:三月三-百度百科
导读:三月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为多个民族的特色节日,在节日中最常见的就是男女情歌对唱,因此也叫做三月三歌会。那么,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想知道三月三歌会是什么族的,就一定不能错过我对三月三各民族介绍哦。
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三月三歌会是什么族的
三月三歌会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歌会,一是按照民族传统,男女公开对唱,唱白调,从三月三日起至九月九日止。三月三日是白族男女在一年中可以尽情歌唱的第一天二是保和寺内送子娘娘和太子塑像香火兴旺,前来赶会的妇女中不少人怀有求子的愿望,老年妇女多为还愿而来,中青年则为对歌、听歌或者寻找知音而来。三月三的这一天,大理坝子各村的白族人云集保和寺,白天一群群、一伙伙的对歌,黄昏之后,对歌进入高潮。对对情侣在寺内或村间低吟浅唱,曲调悠扬。
三月三歌会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三月三,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三月三各民族介绍
汉族: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相传是黄帝的诞辰,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所以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在汉族,有吃地(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还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
壮族:
三月三对于壮族人民来说是最为隆重的一个盛大节日的,相传这节日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所以又称歌仙节。在三月三,壮族人民都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还有不容错过的是竹竿舞,很陡特色。
畲族:
畲族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所以家家吃乌米饭。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还有一个传说是,为了纪念畲族英雄雷万兴的。雷万兴率领各族人民起义,一次战斗中被困在山上,没有粮食就用“乌稔子”充饥,后来在三月三这一天,冲出包围反败为胜,所以为了纪念这些畲族英雄,以后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就吃“乌米饭”作为纪念。
黎族:
对于黎族来说,三月三是传统的郊游节的。相传洪水时期,天妃和观音兄妹,飘泊在五指山区,幸免于难。为了传宗接代,妹妹脸刺花纹,使兄认不出来,配成夫妻,生儿育女,刀耕火种,使五指山富饶起来。此后,每年三月三,黎族青年便带上竹筒香饭,手打花伞,来到五指山上,迎接春天。
苗族:
对于苗族来说,“三月三”又称“挑葱节”,是从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恋爱节日演化而来,每到三月三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葱为名汇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亲相爱,边挖野葱边说话边唱苗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布依族:
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
侗族:
侗族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这一天,姑娘们会聚在莫嘎树下等候中意的小伙子讨篮,若互相喜欢的话,就与姑娘约定还蓝日期,所以这一天也是非常热闹的一天。
瑶族:
对于瑶族来说,“三月三”又名“干巴节”,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守猎、捕杀野兽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今天。此外,瑶族人民的三月三也有歌节,除唱序歌、茶歌、散歌外,还唱诉苦歌和谢仙歌。
1、是壮族的节日。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2、广西“三月三”不仅是歌节,也是壮族祭祖扫墓节。那一天,桂西崇左、百色等市县的壮族同胞各家各户都举行隆重的一年一度祭祖扫墓。所谓扫墓,就是各家、各家族聚集到墓地祭祀祖宗的坟墓。
3、桂西南壮语称扫墓为“参坟”,或“碑坟”。扫墓节是壮族一年一度最隆重、最庄严的节日,人们认为农历三月三是最重要的节日,在远方的人们都会回到家乡扫墓,这一天是一年之中最多人相聚的日子。
4、“三月三对歌”是我国许多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其中以广西最为盛行,“三月三”是该区壮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专门举办规模很大“三月三”歌节。 “三月三”歌节又称为“歌婆节”、“歌圩节”。
扩展资料:
1、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2、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3、歌圩节又叫“三月三”、“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
4、除农历三月初三,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满月、乔迁等时节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赶圩路上歌逢对手时,也可形成临时歌圩。
5、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
6、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