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0-15%的孩子至少梦游过一次。多数孩子长大后不再梦游,但约有2%的孩子一直到成人还梦游。“梦游”这一术语是指人在睡眠中走动的现象'它与心理问题或情绪波动有关,而和做梦没有关系,因为人在做梦时不会出现梦游。梦游往往有家族遗传的倾向。当孩子梦游时眼睛仍然睁着,但是眼光呆滞,好像什么也看不到。梦游者可 以走出家门’时间从几分钟到1小时不等。除了孩子(或成人)在熟睡状态下到处 游荡,有时会因没有人保护伤着自己以外,梦游本身对人没有什么伤害。父母必须想办法防止孩子梦游时碰伤自己。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把他关起来 不让他走出来(这样做可能比让他四处走动还要危险),而是要把东西摆放得不 易使孩子碰伤或是孩子一开始梦游你就知道。如果是大孩子,你可以和他一起商量解决办法。 安置警报装置 如果你的目的是唤醒你自己的孩子,可以把铃铛挂在他的门上,或者装上有电子眼睛的蜂音器,当孩子起来走动时就会发出警报。 挡住出口 我们认识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梦游时穿着睡衣走到大门外,醒来时他感到很难堪。因此他自己在门口放了一把椅子、一个足球安全帽和一个铁垃圾箱。这样,一旦他发生梦游,就会被乒乓乱响的声音惊醒。他的办法很灵。如果孩子很小,可以把他的房门链拴得高一些,但又让门开一道适当宽的缝,让他不能轻易钻出去(硬要挤出去时会弄醒自己),又能在紧急情况下呼唤别人。另外,也可以在楼梯口安上安全门。但绝对不要把孩子锁在房间里。 放松训练 把放松技术 与“不去梦游”的意念结合在一起。最好在睡前做练习。当孩子完全放松了时,让他想像自己正坐在床边,就要梦游了,但他的脚一碰地板他就醒过来了。或者让他想像他一握住门把手就醒过来。先对孩子讲清练习方法,然后让他自己练习想像。让他想像自己感到很自豪和快乐。对孩子的合作给予表扬。有些孩子则在进行消极想像时效果会更好。例如,让孩子想像他睡着后走出了自己的房间,一下摔倒在楼梯上。然后让他对自己说:“站住,站住,回到床上去。你是在睡着觉走路!”要让孩子尽可能真实地感到梦游摔倒是很可怕的。最后让孩子以自己好好睡在床上的场景结束想像练习。 表扬和奖励 告诉孩子,当他的梦游次数减少时,你有多高兴:“乔,你这星期只梦游了~次,太好了!你可以得到一份礼物。”你也可以运用更正规的图表和奖励办法。听长辈说,遇到梦游的人千万不能叫醒,不然会变傻发疯,其实不然,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遇到这种人一定要叫醒他!
遇到梦游的一定要叫醒他
梦游是指人体在睡眠状态中自行下床,而后再回到床上继续睡觉的现象,它主要由大脑皮层控制。
大脑的活动分为兴奋和抑制两个状态,通常人在睡觉时,大脑皮层的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倘若这时有一组或几组支配运动的神经细胞仍然处于兴奋状态,就会导致梦游现象的发生。
梦游在神经学上是一种睡眠障碍,大多产生于深睡眠时期,也就是说,梦游者在梦游状态下做的事情待其醒后都毫无知觉。梦游的活动范围往往是梦游者最熟悉的环境,梦游的动作则是梦游者清醒时经常做的动作。
临床发现,儿童梦游出现的概率比较高,且儿童梦游属于正常的睡眠现象,而成年人的梦游则属于病态睡眠,成年人的梦游与其心理问题、肢体不和调等因素有关,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梦游发生在深睡眠期,此时人们处于无意识的状态,无法预知在梦游时会做出什么事情,而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在支配肢体时,很可能做出一些危险的动作,导致意外的发生。
所以,如果发现家人出现了梦游的症状,要及早干预,以免发生危险。
不要相信叫醒一个梦游的人会使其发疯的言论,因为叫醒一个梦游的人等同于叫醒一个处于睡眠状态下的人,最多会让他在醒来时感到有点疲惫,并不会使其发疯,在临床上也没有任何依据能够证实梦游者被叫醒后会发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