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游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西行阿里》(作家出版社,1992)、《灵魂像风》(作家出版社,1994);以上三部长篇合集为《走过西藏》。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原籍江苏省邳州。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山东临沂师专(现临沂大学)中文系,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
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
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扩展资料:
马丽华长篇纪实散文的创作背景:
《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2007修订版)》《藏东红山脉》的采写,时间跨度为二三十年,是对这片世界高地有代表性的几个地区自然和文化风光既广且深的展示。
前三部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结集为《走过西藏》,畅销海内外,被评论界称之为“中国当代文坛稀缺之物”,“在文学与人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作者由此享有作家兼职类学工作者之称,这四部长篇纪实亦被视为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开山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丽华
纪实散文,纪什么实?———《永隆杯》纪实散文征文感言■伍松乔四川日报副刊 倡导纪实散文,已是“跨世纪”之举.1990年的首届大型纪实散文征文,历时半年,上千作者踊跃参加.评委会主任、茅盾文学奖得主周克...文/沙漠里的鱼
离开故乡快30年了,时常在梦中回到我童年的时光,那里有我儿时的玩伴,有我童年的记忆,也曾留下我金色的童年金色的梦想。从小在这块土地长大,对她有无限的眷恋、深深的情愫......
做梦也没有想到10多年前,我们单位从甘肃庆阳搬回到了高陵。我的记忆像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在这里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记忆还是那么清晰、那么深刻,就让我随着记忆回到曾经的昨天、曾经的过去......
小时候,学校离家比较远,冬天天还没亮,我就出发了,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记得那时路旁有一个很大的水池,现在怎么也找不到了。学校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全是白塑料纸订在上面,冬天也没有架火炉,我们趴的课桌是石板,有时候风把窗户刮得哗哗直响,我们坐在教室里瑟瑟发抖。过一阵子老师就让大家站起来跺跺脚,搓搓手。不知道上到几年级的时候,我们也要在学校上晚自习,教室没有电灯,都是自带的煤油灯,上完晚自习走的回家的路上,小路两旁是高高的玉米地,还要经过一片坟地,风刮过来,玉米沙沙的响声,当时感觉挺害怕,我就大声的唱歌,一路歌声的就回家了。那时候教室后面有黑板报,我在班里的字写得可能是最好的吧,经常下课了,我站在凳子上出黑板报,也能引来同学称羡的目光。有一次,记得是全村还是公社进行统一考试,我的考试成绩在班里还是公社里是前几名,学校用奖状印了一张光荣榜,上面有考试的名次和姓名,学校组织锣鼓队敲锣打鼓到我们家送光荣榜,让我母亲高兴了很长时间。
那时老家还种植棉花,我们有时候下午就去生产队摘棉花,棉花长得很高,我们在里面彼此都看不见,摘完棉花还在村里给社员演我们自编的节目,我扮演的是“四人帮”里面的姚文元。到夏天的时候还要给生产队拾麦穗,记忆最清楚的是刚刚割过的小麦地,麦茬很高,我和同学脱掉鞋,在麦茬地里比谁跑得快,在小伙伴的加油声中,我经常跑的就是第一名。现在真是不敢想象啊......
那时村里的场畔还经常演电影,一部电影在这个村子演完又去另外一个村子演,当时看过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地道战》、罗马尼亚的《回故乡之路》、南斯拉夫的《桥》、朝鲜的《苦菜花》,一部电影看了N遍,只要继续演还是肯定看。还有到了冬天的时候,到处是一片皑皑的积雪,大雁排成整体的队伍降落在被白雪覆盖的麦田里觅食还是短暂的休憩,这样的场景现在好像再也没有出现过。
放暑假是我们最高兴的事情,和小伙伴一起到九支渠去游泳,当时的水很大,流得也很急,有一个同学不小心栽倒了,被湍急的水流冲到一个闸口,因闸口开得不大才幸免一难,现在想起来都后怕啊。有时我们大中午用一个竹竿在上面绑上马毛,做成一个套知了的竿子,冒着酷暑在小水渠旁两边高高的杨树上套知了。回到家后,和泥巴把知了包起来,然后烤熟就吃掉了。
暑假也是我看书最多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父亲在县上文化馆工作,他回家时经常带很多杂志,记得当时到同学家借了很多杂志,其中最喜欢的就是《人民文学》和《啄木鸟》了。我堂姐在高陵一中上高中,放暑假时就把她的课本带回来了,我在家门口的大树下支一张简易的行军床,周围是高高的玉米地,凉风习习,坐在床上看书哪简直就是最大的享受了。就在初中时我几乎看完了高中的语文课本,认识了雨果、巴尔扎克、契科夫、托尔斯泰、果戈理、莫泊桑、司汤达、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尔基、丁玲、郁达夫、峻青、沈从文和他们作品里的玛缇尔德、奥西莫多、艾斯米拉达、葛朗台、波留希金、奥楚蔑洛夫、别里科夫等等人物。有时候看到伤心的地方自己都会哭得稀里哗啦的,我会随着故事里的主人公的不幸的命运而感动。也许小时候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高尔基的《海燕》现在还会背诵。高尔基的原名叫阿里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可夫,还记得那么清楚,估计现在的中学生也没有几个能回答上来的。正是那时候看书多的缘故,为我后来的语文和作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的作文在中学里常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作文讲评课上给同学们宣读讲评。我在高考的时候语文也得到了98分的高分。这些都值得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更是感谢自己在中学时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上高中时因为分片上学的原因,我到了高陵三中,记得当时我们住的是大通铺,不知道现在的高中生是否还是这样,在初中时英语没有老师,因而我的英语成绩最差,我也曾努力的试图改变,但成绩依然很差,只记得当时还是语文成绩特别突出,我学习语文的方法也很特别,每次到中考或者末考时,我把语文课本按照生字、词语、文学常识、课文分析、诗词名句等等整理在一起,每次考试语文几乎都是班里的一二名,我把整理出来的资料也常常给和关系好的同学共同分享,那时我也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班里的活动也经常是我组织,我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学校广播员,这些社会活动都是对自己很大的锻炼。
在大家的印象中,高陵三中的教学质量没有高陵一中好,我母亲找了熟悉的亲戚把我从三中转到了一中,高陵一中离县城更近一些,相对来说路也好走,来到这里刚上高二,我就感到了学习的压力,刚开始我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在下学期分文理班后,我就感觉比较得心应手了。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前三天吃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和馒头,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经常在一起吃饭,用罐头瓶子装的咸菜摆在一起,大家互相品尝,看看谁家的咸菜最好吃。那时候我自己依然很刻苦,中午吃完饭,我就拿着书本来到操场上,在大树底下看书学习,那个时候的学习氛围很好,人人都是如此。因我是高三班的学习委员,老师办公室的钥匙归我管理,负责打扫卫生,我打开老师办公室的灯光,不一会就进来一大批同学看书学习,天稍稍亮的时候,我们打扫完卫生就又来到了操场,下午饭后还是在操场看书,听着学校操场上唐昭慧塔上的铃声看书学习很是惬意。
记得那时上学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每周六下午回家洗衣,把脱下的衣服洗完晾干,冬天的时候洗完就穿在身上睡觉暖干,周日下午去学校又穿在身上。回家时,母亲总是做最好的饭让我吃,我总是感到很内疚,总觉得学习不好对不起自己的母亲,有时候母亲煮了鸡蛋,让我带上,我就说自己不爱吃鸡蛋,离家的时候也不带,并不是我不喜欢吃,而是吃了总觉得对不起母亲的辛苦。
上高三的时候,上届有一个考上南京大学的同学给学校写了一份感谢信,贴在学校的橱窗里。看到后给了我无限的动力,我想自己一定要考上,可是第一年高考我还是差了10多分没有走,给了我很大的打击。高考完我就去了一个砖厂打工挣钱,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吃自己带的馒头,生活相当艰苦,劳动强度相当大。但还是挣了复读的学费,减轻了母亲的负担。假期完后我又开始复读了,经过了一年的拼搏我终于考上学离开了家乡。
毕业后,分配到了长庆油田,远离了家乡,那时父亲把我们家的户口都解决了,弟妹也随母亲离开了高陵。我很少回老家了,有10多年几乎都没有回过故乡。每年春节在父母哪里呆一段时间就又踏上了上班的征程,想不到10多年后,我的单位也整体由庆阳马岭川道搬迁来到了西安,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故乡,使我有更多的时间联系上了这里曾经和我并肩奋战的同学,也使我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巨大变化。
在外面呆的时间长了,总是怀念那个飘渺而美丽的家乡,梦里梦外都挥不去水是故乡的甜,土是故乡的亲。有时想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水,故乡的土对我确实有一种抹不去的甜蜜。故乡的水、故乡的土是常年漂泊在外游子的一种寄托,一种欣慰。惟有深深体味过在外漂泊的人才最懂得甘甜醇厚的滋味。
远离家乡的日子,是离家的游子一步一回眸的伤感,走出故乡的水,走出故乡的土,却总也走不出故乡浓浓的亲情,欣闻故乡最近也撤县设区了,相信她的将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