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龙的介绍

xxxl2023-02-12  32

长颈龙属(属名:Tanystropheus)是种生存于中三叠纪的爬行动物,身长约6米(20呎)。

1、特征

主要的特征是极长的颈部,颈部长3米(10呎),比身体与尾巴相加还长。尽管颈部如此长,但颈部只有12个脊椎骨,每个脊椎骨都相当长。长颈龙的化石发现于欧洲与中东。在意大利的Besano地层,发现许多长颈龙的完整幼年标本,地质年代为三叠纪中期的拉丁尼阶,约2亿3200万年前。长颈龙的属名意为“长的脊椎”。

2、生活方式

因为长颈龙极长而僵硬的颈部,它们经常被假设是水生或半水生爬行动物,并且以此假设重建它们。这个理论因长颈龙化石在半水生地点极常发现而获得支持,而半水生地点很少发现陆地动物化石。

不光是脖子,长颈龙的全身仿佛都在追求高度。大部分蜥脚类恐龙都是后肢比前肢发达,长颈龙却是前肢更长,从前脚掌到肩膀足有6米!从尾巴、臀部、肩膀到脖子,长颈龙的身体如同一道逐渐升高的斜坡,脑袋高高悬在半空中,傲视着脚下的大地。由于后肢和尾巴比较短,长颈龙没法像梁龙一样用后肢站立—其实也不需要,它们凭借高昂的头颈,只要4条腿稳稳站在地面上,就能吃到高处的植物。

长颈龙被认为是重回两栖生活的爬行动物之一,它们在岸边使用长颈部与锐利牙齿,捕抓浅水里的鱼类与其他海生动物。不对称的颈部造成生活方式的几个问题。有些科学家争论说不对称的颈部使得长颈龙的重心位在手臂前方,让它们将颈部伸出时,头会贴近地面。

扩展资料:

1、分类

在1886年,三丽齿龙(Tribelesodon)被Francesco Bassani归类于翼龙类,但现在被认为是长颈龙的次同物异名(Junior Synonym)。最著名的种是T. longobardicus,其他已被确认的种包括:T. conspicuus与T. meridensis。

在2002年,在中国西南部的三叠纪海相沉积层发现了近亲恐头龙。恐头龙身长2.7米,而颈部与头部占了1.7米。恐头龙的标本在2004年被叙述、命名。

2、大众文化

长颈龙短暂出现于BBC《与恐龙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电视节目第一辑,以及《海底霸王》(Sea Monsters)。在节目里,奈吉尔·马文(Nigel Marven)在三叠纪海洋游泳时,他在遇到一只长颈龙、两只上龙类、一只杯椎鱼龙。他尾随长颈龙游泳,并测量长颈龙的断尾,但断尾是根据对于蜥蜴的幻想。

匹兹堡的卡内基美术馆在2000年引进了一个长颈龙小型模型。模型呈绿色与棕色,下方呈蓝色,以及可动式颈部。在2007年,这个长颈龙模型被更换,身体呈咖啡色,头部、颈部呈绿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颈龙

长颈龙身长约6米。主要的特点是极长的颈部,颈部长3米,比身体与尾巴相加还长。尽管颈部如此长,但颈部只有12个脊椎骨,每个脊椎骨都相当长。长颈龙的化石发现于欧洲与中东。

因为长颈龙极长而僵硬的颈部,它们经常被假设是水生或半水生爬行动物,并且以此假设重建它们。这个理论因长颈龙化石在半水生地点极常发现而获得支持,而半水生地点很少发现陆地动物化石。大部分理论根据它们长而狭窄的口鼻部,以及锐利而交错的牙齿,而认为长颈龙是鱼食性动物。

扩展资料

棱长颈龙(Cryptoclidus)是存在于侏罗纪晚期大型肉食性动物,滑行于海洋中以寻找鱼群或乌贼。据说它吞下石块以增加重量方便沉入海床寻找猎物。约八米长可达八吨重。棱长颈龙生活的时代侏罗纪后期,名称含义长长的颈,食性4~8米肉食。

棱长颈龙是浮在水面上的,很难潜水到海洋的深处。因此,它只能快速潜水捕食,然后再到水面。棱长颈龙游泳的速度非常快。棱长颈龙那长而纤细的上下牙齿很吻合,如果闭上嘴的话,就像一个捕兽器。它就是用这个捕兽器来捕食小鱼和虾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颈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405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