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oo年是什么朝代

春笋2023-02-08  21

公元800年是农历庚辰龙年,唐德宗神武圣文皇帝贞元十六年。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李适初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李适即位。

公元800年在前,公元1000在后。

公元前800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元旦0时0分0秒向前数799年所达到的那个时刻之前的整整一年。公元800年就是从公元元年元旦0时0分0秒向后数799年所达到的那那个时刻之后的整整一年。我们现在是公元2011年,公元800年就是1211年前。

我们现在是公元2011年,公元800年就是1211年前。假如以0为原点的话,公元前800年就是负800年(用数学类比一下就知道了)。叶,我估计就是一个世纪吧应该把100年分成三份,大概就是初叶、中叶、末叶吧。

我们不要首先把"农民"一词和"地位低下"联系在一起,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农民分为很多种,其地位高低不能一概而论。有在乡村公社中拥有土地的自由农民,这类农民的地位较高。因为他们拥有土地,所以他们有独立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能够参加地区公共大会。另一种是依附于地主的佃农,这类农民与地主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当于罗马帝国时期的隶农。

再一种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地位最为低下。在公元800—1000年期间,法国农民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出现了总体下降的趋势。表现为西法兰克地区公共大会失去了原来的重要性,农民自治程度下降,农民被越来越多地排斥在军队之外,农民失去自有土地。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贵族影响力与控制力的增强挤压了农民的社会地位。在查理曼时代,"贵族"是国家公职人员。公爵是替国家监管一方的官员,基层掌握实权的是男爵。但由于行政管理技术的不成熟和资金的缺乏,法兰克国家不能做到对每一级地方官员绝对控制。并且这套管理制度是以人身依附关系为纽带,层层下分,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官员成为了控制土地的"贵族",拥有了对土地的世袭权利。

在法国,到1000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军人的身份已经和贵族地位联系起来了,贵族手下的"门客"成了唯一的战斗力量。上战场的各级领主和手底下的骑士越来越多,军队对自由农民的需要就越来越少。能够参军打仗,获得战利品本就是作为自由民的权利,就像西周时期将打仗视为权利的"国人"。但是在财力、装备上更有优势的贵族让自由农民的军事地位下降。

(二)

公元800—1000年法国的农村格局的一个大变化是农民阶层的"囚笼化"。"囚笼化"是对罗贝尔•福西耶所用法语词"encellulement"的粗略翻译,意思为构成西欧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体一步步分裂为地方化群体,同时越来越深地被地方领主控制。简单地说就是将社会分割成一个个囚牢的过程。领主为了生活物资的充足,更为了将多余的农产品出售,希望在自己的采邑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彼时土地轮作制度还不成熟,牲畜的挽具技术也很落后,想要提高产量只能在人力上下功夫。

中世纪早期乡村地区存在大量独立的自由民,可是领主想要的是可以任意驱使的劳动力,至少是对地主有很强人身依附关系的"隶农",于是领主对控制当地农民的需要愈发迫切。想要控制自由农民,就必须削弱他们的土地权利,遇见灾荒时收购农民的土地,或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农民自治程度,使他们成为领主手下的佃农。

从750年开始的一个世纪内,一种新的地产所有结构在欧洲稳步扩张,其中最明显的是法兰克北部和德意志南部,意大利北部也见得到。这种新结构叫做"两分地产"或"庄园"。这种地产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领主"直属地",其上的所有收成都直接上交领主,另一部分土地佃农收获后只用把收成的一部分作为地租交给领主,剩下的归佃农所有。

佃农被固定在领主的采邑内,不能随意迁徙,佃农想要生存就得依赖领主的土地。领主对当地农民有司法审判的特权,有收税的权利。生活在当地的小领主、城堡主成为了农民们最熟悉的贵族,农民们被组织在较小的地域中从事生产。

一定程度上农民们失去了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因为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需要商业,并且商业都集中在有着厚厚围墙的城市中和城市周围。领主的压迫、农民群体的分立使农民的社会地位自然地降低了。

因为自由农民和非自由农民的界限变得模糊——他们都是在采邑上辛苦劳作的人,所以地区公共大会中自由农民的影响力下降,会议本身也变得无关紧要。相反,英格兰保持了公共大会的传统,公共大会拥有司法权力,允许所有自由男性参加。这是因为自由民和非自由农民的划分在英格兰仍十分重要。

(三)

修道院在农民地位下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修道院文献中记录的捐赠者很多是贵族或准贵族,这些人有足够的土地和财富,可以在不降低生活品质、不牺牲政治权力的前提下慷慨捐地,以获得宗教上的好处。但是,在很多记录中,捐赠者是自己耕作的农民,有些捐了一部分土地,有些人则捐了全部。

农民的这种行为看似匪夷所思,但放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是可以理解的。农民们将土地赠予修道院,为的是让神职人员为自己祈祷,从而使自己升入天堂。当农民没有继承人时,将土地赠予修道院也十分符合当时的宗教文化氛围。

例如在意大利,修道院记录会写到,捐献土地将"在天堂得到百倍的回馈"。中世纪修道院本是基督教僧侣实践理想教义,进行修行的地方,世俗贵族或平民的捐赠使修道院聚敛了巨量的财富,如本笃会、奥斯定会拥有大片地产。

修道院在地方逐渐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引得小农竞相向修道院寻求庇护。有些农民将土地尽数赠予修会,然后做修道院土地的佃农,以避开领主的压迫。农民虽然用"曲线救国"的方式保持对土地耕种的权利,但毕竟农民的土地占有量削减了,他们在丧失原先的经济地位。

当修道会或是其他机构成为当地最有势力的机构时,它们就可能成为新的"领主",对临近的农民行使领主的强制权力。此时农民的捐献原因中可能就有被迫的成分。

总的来看,公元800—1000年法国农民社会地位下降是领主阶层想要看到的,为的是加强对农民和乡村地区的控制。农民向修道院捐献土地的行为促进了这个进程,被束缚的农民在后来才愈发羡慕城市中的自治生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9244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