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养殖的技术有哪些

查分数2023-02-02  23

蜈蚣是中国名贵的药材之一,需求量是很大的。因此,养蜈蚣便成为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家庭副业。那么蜈蚣是怎么养殖的?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蜈蚣养殖的技术一、蜈蚣生活习性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

蜈蚣养殖的技术二、蜈蚣养殖方式

1、箱养

养殖箱用木板制成,其大小以长55厘米,宽45厘米,高30厘米较为适宜,箱内壁贴上一层无毒塑料薄膜,箱口配制有一个铁纱的箱盖。箱制成后,放在室内适当的位置,多个箱则排放好,箱底放多层瓦片,瓦片间的距离为1.5 厘米左右,用水泥在四周垫脚,通常5~6片为一叠,这样瓦片间留的空隙可供蜈蚣栖息。瓦片入箱前,要用水洗干净,并吸足水,以便为蜈蚣创造一个潮湿环境。而且一定时间后更换一批新的瓦片,以保持湿润和清洁卫生。

2、缸养

通常采用陶瓷缸,选择口径宽50~60厘米, 高80~100厘米的陶瓷缸。在室内摆放在适当位置,缸底放一层碎石子或碎瓦片。在上面盖一层30厘米厚的肥沃菜园土,稍整平,在土表上按箱养方式堆叠瓦片,最上层瓦片离缸口20厘米左右,在缸口上用铁纱盖罩住防止蜈蚣逃跑。

3、池养

是在室内或室外建池养殖,池为砖水泥结构。池内环境要温暖、凉爽、潮湿、安静。室内池一般每个池面积2平方米左右为适宜,长方形,池高为50~60厘米,内壁用水泥抹平,不留任何空隙,并衬上农用薄膜,或用20厘米宽的玻璃在池上方镶嵌一圈。池底不铺放水泥,先铺一层厚约10厘米的小土块,再在上面堆放5~6层瓦片,瓦片间留有1.5厘米的空隙,供蜈蚣栖息和产卵孵化。在天气寒冷的地区,可在池壁围墙内侧距离墙的一定距离外挖一条深50~60厘米的坑,坑内堆放石头、碎砖碎瓦片,并造成空隙,供蜈蚣越冬,池口用铁纱盖或塑料纱盖罩严。

蜈蚣养殖的技术三、蜈蚣养殖池的建造

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平方米左右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内距四周防逃墙20厘米用瓦片筑起一个方形框体,瓦片一层正面朝上,另一层则反面朝上,正反交替摆放,使框体高30厘米左右,内部填入专门配制的养土,瓦片与瓦片之间形成大量小缝隙,蜈蚣通过缝隙进入内部,在里面随心所欲打洞造穴。

室外蜈蚣养殖池一般以10平方米左右为一个养殖单元,每个养殖单元内距四周防逃墙40厘米全部用瓦片摆放垛体,首先在地面铺一层10 厘米厚的养土,其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凸面朝上,瓦片上面再铺一层10厘米厚的养土,再在垛体上面四周各向内收缩10厘米左右,凸面朝上放置一层瓦片,瓦片上面继续铺一层10厘米厚的养土,直至垛体升高至60厘米以上,这样的垛体形状有点像金字塔。蜈蚣通过瓦片形成的缝隙进入垛体,初春时节与立秋以后,气温偏低,白天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偏高,蜈蚣自然向边缘移动夏季太阳照射下,垛体边缘部分瓦片下面温度太高,蜈蚣自然向垛体内部移动,寻找阴凉地方冬季气温骤降,垛体内部因有厚厚的养土与瓦片保温,温暖适宜,成为蜈蚣冬眠的极好场所。

蜈蚣养殖的技术四、选购蜈蚣种的标准

蜈蚣的选种标准是:虫体要完整,无损伤体色要新鲜,背面光泽好活动正常,能取食,还可以从中挑选体长在10厘米以上的蜈蚣作为繁殖对象。如能鉴别出繁殖对象的性别,可按比例搭配,一般配比为3雌配1雄。另外,引种时要注意药用蜈蚣的地域性特点,当地有种不要跑到外地引种。蜈蚣有时会发生以强凌弱现象,因此,在同一池内饲养的蜈蚣,最好是同龄的种群。

蜈蚣养殖的技术五、蜈蚣养殖密度

蜈蚣养殖的密度与其饲料供给、生长发育个体的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合理养殖密度可利用缸、箱的有限面积,提高产量。但密度过大,饲料不足会引起它们之间的相互残杀,且容易感染病害。

采用池养殖每平方米池底面积可养1~2龄幼体1000~1200条或3龄240~250条,产卵孵化期雌体只能放70条箱养,一个长55厘米×40 厘米的缸可养1~2龄幼体200条,或3龄70条左右,或4龄以上45~50条,或产卵孵化雌体10条左右,养殖时的雌体比例2∶1较适宜。

蜈蚣养殖的技术六、蜈蚣的饲料与喂养

为了使蜈蚣快速生长,要备充足的饲料并合理搭配各种饲料。

以满足其对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的需要。人工饲养的蜈蚣,可以青蛙、蟾蜍、黄鳝、泥鳅的肌肉及黄粉虫、地鳖虫、蛋类、杂骨作为精饲料以蔬菜、瓜果类及树叶作粗饲料。在投喂时可参照以下的配方:

配方一:各种昆虫动物70%,熟马铃薯20%。青菜或面包屑10%。

配方二:各种禽畜类、鱼类、蛙类的肉泥70%,鱼粉或蚕蛹粉20%,青菜碎10%。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严禁投喂变质的饲料。蜈蚣捕食能力差,投喂的精饲料宜剁成肉泥,粗饲料要切碎,并调成糊状,装入饲料盘内,再放入池、缸、箱内、以免造成浪费和受污染。投喂的时间为每天傍晚6时至10时,投喂饲料的同时,要放入水盘供其饮用。到次日早晨要取出食盘,清理残留的饲料,洗干净再用。投喂粮要根据蜈蚣体重大小和不同的季节而定。春末到初秋气温高,蜈蚣活动频繁,消耗热量多,可适当减少投喂量。一般每条成体蜈蚣每次投喂1克,每2~3天投喂1次,幼体每次投喂0.1克,每日投喂1次。但是,蜈蚣在产卵前几天及产卵、抱抢卵、孵化期40 ~ 50 天时间,不进食也不饮水,就不用投喂。但是,在产卵前的一段时间食量大,要投喂喜食、营养丰富、量足的饲料。为雌体抢卵及孵化做好准备。

蜈蚣养殖的技术七、日常管理要点

1、饲养蜈蚣首先应注意调节温度和湿度。因为温度和湿度直接影响蜈蚣的生长繁殖。暖房的温度保持在20℃~36℃即可。冬季可以采用电热器、锅炉、火炉、火墙、火炕等加热,夏季可通过喷洒冷水、通风等来降温。这样蜈蚣可以一年四季不间断地生长发育、发情、交配和孵卵,当年产下的小蜈蚣8个月连续四次蜕皮即可长成,9个月达到性成熟。

2、要经常检查饲养池四周防逃围墙是否坏,防止蜈蚣外逃检查池内有无虫害,特别要注意防止蚂蚁、螨虫等危害蜈蚣。

3、晚上注意观察,发现患病蜈蚣要及时隔离治疗。

4、坚持每天投喂新鲜饲料,早上清除残食, 清洗食具。定期在食料中添加些药物, 以提高蜈蚣的抗病能力, 促进其生长发育。

蜈蚣养殖的技术八、冬季蜈蚣管理要点

进入冬季以后气温急剧下降,当气温降至12℃,蜈蚣便很少活动,8℃时便蛰伏土中10~15厘米处,不食不动,进入冬眠状态。这时的管理主要做好养殖室、池的保温保湿工作。应在池内的瓦片上撒上一层4~6厘米的细土,防止冷气入侵及风干。并在池、缸、箱周围外面盖草帘,保持温度在0℃ 以上。同时,要做好冬季防鼠工作。每10~15天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在中午通风1次,每次3~4小时,然后再盖回草帘,保证蜈蚣安全度过寒冬。

蜈蚣属变温动物, 外界气温升降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为了缩短蜈蚣养殖时间,创造更好养殖效益, 一般采用升温保温等措施延长蜈蚣生长期、缩短甚至取消冬眠时间。常用的方法有恒温养殖和塑料大棚养殖。

1、恒温养殖

蜈蚣的恒温养殖又称无冬眠养殖,即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打破蜈蚣的冬眠习性,使其一年四季都处于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

恒温养殖最关键的设备是具有一定面积的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条件的暖房。这些暖房可以新建,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民房、塑料大棚改造,无论那种暖房都必须符合以下四项原则:第一,经济实用第二,具备加温和保温条件第三,能保持较好的通风第四,结构科学合理,便于管理。

2、塑料大棚养殖

白天充分利用太阳的照射提高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傍晚时分及时用草衫覆盖塑料大棚使之保温,尽可能缩小昼夜温差,显著缩短甚至取消蜈蚣的冬眠期,延长蜈蚣的生长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塑料大棚养殖由于依赖于太阳光的照射,所以必须注意天气的变化。遇有雨雪天气,要及时采取临时的加温措施,尽量避免蜈蚣冬眠。如果蜈蚣一旦冬眠,就不要轻易把它唤醒,如果蜈蚣一个冬季里反复冬眠,则会造成较大伤亡。春天来临,气温升高,注意及时通风,一则补充新鲜空气,二则防止棚内超温夏季需要及时揭开塑料布,换上遮阳布,或用草衫进行遮阳处理。

蜈蚣的主要繁衍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其适应性强,容易人工养殖。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蜈蚣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蜈蚣饲养的方法

一、蜈蚣养殖池的建造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排风条件好而又比较阴湿、僻静的地方。养殖池可建在室内,亦可建在室外。养殖池用砖或石块等材料砌成,水泥抹面,池深80厘米为宜,池内壁四周用光滑无损的塑料薄膜粘贴,或在池口镶一圈玻璃与池壁成直角的内檐,宽15厘米为宜。以防蜈蚣外逃。池内靠墙壁四周挖一条宽10厘米深4厘米的水沟,在水沟内侧再挖一条宽30厘米深3厘米的料槽供投放饲料用。池内可栽上杂草和树木,并堆放一些石块、瓦片等供蜈蚣栖息。放种苗后池上要盖一层草帘遮光。池内应保持干净、潮湿、荫凉和卫生。

二、饲喂方法蜈蚣一般每隔2~3天喂一次,活动期每天喂一次,孵化期间不需要喂食喂水。喂食的时间是每天的16:30~18:00之间。喂食后的次日早晨须将残余食物拣掉。蜈蚣投喂饲料可参照下列配方:

①各种昆虫类动物70%,熟土豆20%,碎粒、青菜或面包碎片10%

②各种禽畜类或其它动物的肉泥70%,鱼粉或蚕蛹粉20%,青菜碎片10%。每天在喂食的料槽内放置盛有清水的小碟盘,供蜈蚣饮用。

三、蜈蚣的繁殖与孵化蜈蚣一般在3-6月份交配,5-7月份产卵,每次产卵40-50枚,产卵后蜈蚣将卵抱在怀内孵化。孵化20左右天出壳,45天后才能离开母体独立生活。孵化期间应保持安静和适宜的温、湿度,一般温度应控制在25℃~32 ℃之间,湿度应控制在50%~70%之间。

蜈蚣的生活习性: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畏光羞明,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所以人工养殖蜈蚣时,就要据其生活习性,尽力创造它要求的生活条件。如在饲养场内栽树种草,放置砖块瓦片等都是为满足蜈蚣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单独活动。它虽有8只单眼,但视力弱,尤其是白天视力极差。单独活动时至到触角相碰才绕道而行,各自回避。在晴朗无风的夜晚,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活动的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0C日活动少10℃以下活动更少甚至停止活动天气闷热,雨后的夜晚活动多,气温低的夜晚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风力在六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工养殖蜈蚣时都要注意以上气象因子对它生活的影响。同时蜈蚣钻缝能力很强,因此蜈蚣能顺利钻过岩石、土坎等的隙穴,并能栖息在这些缝隙中。

在蜈蚣生活密度过大或惊扰较多的情况下,易引起相互残杀而死亡。但在饲养条件下,随着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改善,如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和水源,不加大对它生活的惊扰,即使养殖密度较大,对其生活也无多大影响。尤其是同一母体所产的蜈蚣因自幼在一起生活,长大后就是几十条卷伏在一起,也能和睦共居。所以提供足够新鲜饲料和水源,保持安静的环境,是人工养殖蜈蚣的必备条件。

蜈蚣饲养要点

1.在自然条件下,蜈蚣一般栖息在山坡、田野、路边或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井沿、柴堆以及砖瓦缝隙间,特别喜欢阴湿、陈旧的地面。活动的基本特点昼伏夜出。在温度低于10℃时便停食,零下7℃进入冬眠期。

2.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食性广杂,特别喜食各种昆虫,如黄粉虫、蟋蟀、金龟子、白蚁、蝉、蜻蜓、蜘蛛、蝇、蜂以及它们的卵、蛹、幼体等,同时还吃里虫、蚯蚓、蜗牛及各种畜禽和水产动物的肉、内脏、血、软骨等,也吃水果皮、土豆、胡萝卜、嫩菜等,牛奶、面包等作蜈蚣的食物。

3.人工养殖蜈蚣可采用缸、池等方式,采用缸养,用破旧瓦缸或陶瓷缸,最好直径在0.5米以上,口朝下埋入土中20厘米左右,将外边的土拍实。缸内中间用砖或土坯垒起来,比缸面低10厘米左右,坯与缸壁间留有一定空隙。如果用完整无缺的缸,不要打掉底部,直接在缸中垒土坯即可。一个直径80厘米的缸可放成年蜈蚣200只左右。注意饲养密度,必须按蜈蚣的体长和体大的变化而分群、分池饲养。

4.要防止蜈蚣逃跑,蜈蚣性急,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蜈蚣很容易逃跑。做好温度、湿度、光线管理,保持环境安静。经常观察,防止蜈蚣天敌进入养殖池内。防止食物、泥土的霉变,并且及时剔除有病的蜈蚣。

5. 蜈蚣的寿命仅有6年,性成熟以后,一般在3-5月份和7-8月份的雨后初晴的清晨进行交配,40天开始产卵,雌蜈蚣把受精卵产生在自己的背上,以便及时孵化。每只雌蜈蚣一次排卵达2-3小时,每次产卵80-150粒。卵表面富有粘液,卵粒互相粘在一起成卵块。孵化期间雌蜈蚣不吃不喝,直到孵化出幼蜈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694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