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把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推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弱肉强食的时代,弱国就要挨打受欺负。虽然统治者只在乎保住头上的皇冠,但中华民族的脊梁永存于民间。于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要求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龚自珍、魏源、洪等人物“师夷长技以制夷”。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单靠洋务运动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维新变法的主张。他们与当时的顽固派公开辩论,在全国掀起讨论时政的潮流,成立以维新自强为宗旨的社团,在各地兴办新式学堂,出版时政报刊,试图通过变法维新达到救国自强的目的。
崔晓东的李端棻油画与戊戌变法
对于这场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运动,最知名的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任光等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杀。作为戊戌变法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桂阳人李端棻常常被忽视。在维新变法运动的巅峰时期,他刚刚担任礼部尚书,是这场被称为“百日维新”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支持者。
李端棻
清道光十三年(1833),生于桂阳府朱珪县李端棻,本名米源。他年幼丧父,由叔叔李朝义抚养长大。他的叔叔在管理家庭方面非常严格,他的儿子和侄子都特别喜欢李端棻,他被视为已经外出,受到特别的青睐。李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分拨直隶(今河北)为县令。历任平谷县、三河县、大兴县、津南路厅同知、东路厅同知等职。在三河县,他捐资建立了一所书院。他的经历对李端棻后来的学习、考试、职业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李端棻早年仕途较为顺利:咸丰二年(1852年),成为博士弟子;同治元年(1862年),顺天乡试晋升;第二年考入翰林院,任编辑、内阁学士;同治十一年(1872年)任云南秀才,后任山西、广东、云南、四川、山东等省考主考官,顺天省考主考,国考副主考。光绪十五年(1889),乡试后任广东主考官,后转任刑部侍郎、工部侍郎、仓场巡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礼部尚书。
李端棻经历了很多,在他的生活中有许多由他引起的或与他密切相关的事件。总结起来,他的主要社会贡献应该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识才用人,为国举荐;倒逼改革,敢于大胆;教育,率先垂范;越挫越勇,越老越强。
李端棻的笔迹
除了在云南学习政治,李端棻还担任过多达六个省份的省考考官,甚至还担任过国考的副校长,可谓阅人无数。结合自己渊博的学识和政治倾向,他有自己考察各级人选优劣的标准。按照他根据当时国情形成的人才标准,李端棻心目中的人才必须具备“济世之大才,力挽狂澜,对朝廷大有用武之地,不负国家厚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正如梁启超在《礼记·清光禄博士巩俐墓志铭》中所言:“其历次经典考试,一时皆升为名士,世人亦以此为墓”。
光绪十五年(1889年)秋天,李端棻以内阁学士的身份出任广东省考官。那时候考了乡试,已经隐含了“踏实”的意思。李端棻在评卷时,发现这位名叫梁启超的考生有一种“熔金铸史”的文笔,深为赞赏,在乡试中被录取为第八名考生。梁启超拜访考官时,发现这位才华横溢的考生虽年仅16岁,却能“解释东西方之制”,对他格外赏识,并把被视为同胞的表妹许配给梁为妻。梁启超后来与康有为并列为戊戌变法的两位领袖,这与李端棻的远见卓识不无关系。为防止国家沦为列强之鱼,身在朝廷的李端棻力推民意,大胆向光绪皇帝推荐康有为、谭嗣同等主张变法的杰出人士,在当时官场上有着极大的杀头风险。
李端棻主张政治改革,他很大胆。得到李端棻赏识后,梁启超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结果落榜。后来,他结识了主张变法的康有为,通过撰写布衣书,接受了康有为的改革思想和变法理论,并与康有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成为变法运动的领袖之一。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光绪皇帝召见梁启超,并“命其提交《变法通论》一书,赐其六个书名,并请梁启超办理史静大学译文出版社事务。此时,受到梁启超变法思想的影响,作为朝中高官,支持康、梁的变法主张。一是作为刑部侍郎的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5年)发表《请促校折》,提出了一整套教育改革思路,提出了旧式教育的弊端,并上书在北京修建首都大学堂,在各省新建各级学堂。三年后,他去“维新变法”,向光绪皇帝推荐了康有为、谭嗣同、严修等18人。维新变法期间,他与康有为、梁启超商定新法,成为满清文武中唯一敢于为改革发声的官员。在李端棻的改革运动中勇于担当是这场运动中的关键人物和中坚力量。
教育是李端棻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又一重要贡献,被称为“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人”。在“戊戌变法”的前两年,李端棻“阅人无数,事关国情强弱”。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六月,上书光绪皇帝,“因时事困难,人才需强,请促校,以激励人才,防备侵略”(即请促校折)。当时虽有堂、实学堂、广方言堂、海军武备学堂、自强学堂等学校,但认为:虽然皇帝有“凡欲能通达中外之人,应荐于其位,以备充分利用之用”的明圣旨,但几个月来,鲜有响应;也就是说,有一两个,或者只有自鸣得意的,很少有难帮上忙的人才。原因是“天才不是天生的,教的方法也没有穷尽。“意思很清楚。不是缺少可培养的人才,而是没有采用新教材新教法的机构。创办新学校势在必行。
以李端棻“请推行学校折扣”为研究课题的人很多,观点也大多相似。但《贵州同治人物》(民国)对“请促校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分析得更透彻。知止说:“他邀请在首都以及各省、政府、地区和郡设立学校。然后他停止科举,专注于学校。”:请政府、州、县研究,选择十二岁到二十岁的美民间子弟入学。后来,政府、州和县学校的方法也被采用。请选择25岁以下的学生自学,然后采用各省中学的方法。它要求首都大学选择30岁以下的人上学,它的官员希望学者听它的。后来采用了大学堂、官学、分校、法学院、金融学院等方法。请在不同的时间上课。如果你选择回到第一师,你就出生了,像一个省级官员。以后部门会对所有京外学校和留学毕业生进行考试,向他们致敬。殿试奖会以秀才的身份颁发,翰林部属等官员的颁发方式除外。请设置一个库,然后打开一个库。如果你选择旅游,那么你可以送学生出国学习新的东西。”虽然上述分析在某些事情发展的因果上显得牵强附会,但从分析中也可以看出,李端棻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第一人”是当之无愧的。
史静大学堂的原貌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创办的高等学府——史静大学堂正式成立。它由李端棻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式提出,康有为、梁启超积极推动,清政府出资创办,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之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但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恢复,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北京大学。据此,李端棻被后人认定为史静大学堂的创始人,自然他也是北京大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从人格方面看,越挫越勇是李端棻一生最大的特点。人们常常用“生生不息,奋斗不止”来赞美英雄。虽然没有人愿意把英雄的称号戴在李端棻的头上,但他在长期流亡后69岁回到家乡还是很罕见的。虽然失去了礼部官员和朝廷舞台的头衔,但这只是改变了他的角色:从变法维新的倡导者和坚定支持者,变成了贯彻贵州改革宗旨的实践者和具体执行者。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被赦免回乡,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去世,李端棻以“开风气、导落后”为己任,孜孜不倦地干了六年。自从被贵州巡抚聘请到经世学堂主持讲学后,他就坚持“每月讲学,教他如何学根,为将来朝廷任用做准备”。直到临终前,李端棻语重心长地告诉子女,贵州经济困难,不要忘了给学校捐款。
当李端棻回到他的故乡贵州时,他没有像许多退休官员那样喝茶、吟诗、享受晚年。他反而老了,壮了,更勇敢的按照自己的书《请促校折》中所说的强国目的去努力。他大力传播改革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贵州官员,也激励了一大批青少年。这些受他影响的青年人,如、唐、王、任克诚、何临沭、桂等。,后来在不同领域大显身手,成为一代名人。
尤为难得的是,年逾七旬的李端棻不辞辛劳,与一些改革家一起创办了桂阳师范学校、贵州童生公学等新式学校,掀起了贵州办近代教育的热潮。李端棻鼓励有识之士尽最大努力发展现代教育,这导致了在贵州各地建立新学校的热潮。于是,出国留学、开拓视野的风潮传遍全省。李端棻为发展近代教育不遗余力,不仅加快了贵州现代化的步伐,也印证了自己的人生格言:越挫越勇。
记者/杨森编辑/王千编辑/金扬
已发/谢有芳来源/企鹅贵州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贵州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