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丛里,看不见,现在发现比杂草高多了。
那些不认能冲天的树,直到它入了天,人说它高。
[作者]: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
[翻译]:松树幼时长在深草里,埋了就看不见了。
现在才发现比那些杂草(茵陈蒿)高多了。
那些人当时不知道的树,可以一飞冲天,
到了天上,人们才说它高。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茵陈蒿(péngāo):两种杂草。
③ 直待:直等到。④凌云:高耸入云。
⑤始道:才说。《小松》借松写人,讽喻事,寓意深刻。
松树,树中的英雄和战士。三九寒天,百草枯凋零,千树凋零,却青翠欲滴,防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却是从新出土的小松上长出来的。小松虽然小,但已经有了“凌云”的迹象。小松的前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特点。
“从小在深草里倔强”——小松刚出土。它真的很微小,路边的杂草都比它高,以至于藏在“深草”里。但小而不弱。四周都是“深草”,它不低头,却“刺头”——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向上冲刺,太尖了。那些弱草比不上。“刺”的“刺”意为千言万语,既准确地勾勒出了小松的外貌特征,又生动地刻画了小松不屈不挠的性格和勇敢的战斗精神。“刺”字说明小松生命力强;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由小变大。不是吗?——
“现在渐渐知道青蒿了。”油蒿,即油蒿和油蒿,在草类中长得较高。小松原来被草药踩在脚下,现在已经超过了茵陈蒿的高度;当然,其他草也不在话下。“楚”字用得好,既表现了小松由小变大的情况,又在结构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楚”是“刺”的必然结果,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情总是一步一步发展的,不可能一步登天。所以小松只能从“荆棘长在草深处”到“蒿草长出来”的“逐渐觉悟”。“意识到”是有分寸的,也是隐含的。谁是“逐渐意识到”?只有关心和热爱小松的人,才能通过时不时的观察和比较,“逐渐觉悟”;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怎么谈得上“逐渐觉悟”呢?因此,作者转着笔,深深地叹了口气:
“当人们不知道凌慕云的时候,他们等到凌云开始高了。”这里连提两个“凌云”,前者指小松,后者指小松。“凌云”大是事实。夸它高不代表它有眼力,没多大意义。小松还年轻,像草一样没有吸引力。如果你能认出它是“凌云木”,并爱它,培养它,那将是有见地的,有意义的。但是,时代的人缺少的是“知”字。所以,诗人感叹:一个目光短浅的“时代人”是不会把小松当成支柱的。有多少小松因为“时代的人不知道”而被毁掉砍倒!小松不是和韩愈的千里马一样,遭遇了下巴死在沟里的悲惨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贫寒,年轻时虽有才华,但因“皇中无熟人”(《辞九江李郎中入关》),屡遭失败,没有办法报效国家,一生落魄。《小松》埋在深草里不就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