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星球
正文 |杨小河
2022年,互联网公司集体遭遇增长空转、成本降低、中概股绞杀等多重不利因素。
阿里5月26日发布的财报,可以算是市场的一些利好消息。其中,阿里云EBITA的利润从2021财年的亏损22.51亿元改善至2022财年的盈利11.46亿元,这是阿里云成立13年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也是国内唯一实现盈利的云服务商。
一直以来,云计算、AI、芯片等技术都是主要的创新领域,并逐渐成为互联网下半场的增长引擎。如今,经过10多年的坚持,头部的阿里终于证明了这条路是可行的。
而且,这个成绩来得正是时候。众所周知,国内互联网红利正趋于消失。在用户和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由于资本的不确定性,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正在迅速下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总市值为9.9万亿元,较去年底下降20.2%。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营收9863亿元,同比增速12.9%,较去年同期回落8.3个百分点。
20年前,纳斯达克从最高点5048点跌至1114点,缩水78%。两年时间,市值蒸发了5万亿美元。网景、雅虎、世通等公司损失惨重,但也锻炼了微软、亚马逊等公司跨越周期的能力。
如今国内互联网公司享受着生产关系变革带来的巨大流量红利,但也更早的意识到了科技硬实力提升的必要性。通过最近的财报季,更有意义的是看哪些公司有能力跨越互联网的“中等收入陷阱”。
Tech通过对近期互联网防护公司发布的财报数据进行粗略计算发现,虽然目前的发展环境依然充满寒意,但2021年国内互联网Top 10公司的RD投资总额依然接近3000亿元,RD投资基本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其中阿里巴巴已经达到1200亿元,位居中国第一。
注:科技星球地图
这几千亿的RD投资,经过动能转换,能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支撑吗?
烧钱背后的规划方向
不可否认,互联网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正常的发展节奏。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受互联网流量红利消退、宏观环境变化、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总营收9863亿元,同比增长12.9%,较去年同期下降8.3个百分点。
注:科技星球地图
虽然营收增速在下降,但大家都在加大投入,以求“蹲”后实现更高的飞跃。
具体来看,2022财年,阿里巴巴总营收为人民币8530.62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1363.88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在电话会议上,阿里披露,过去一年,阿里巴巴的技术投资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RD投资占营收的14%。
腾讯的Q1财报数据创下了近十年来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的新低。但腾讯在RD的投资仍在增长,达到153.83亿元。百度2021年营收1245亿元,核心RD费用221亿元;网易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RD投资34亿元。
互联网大公司大幅提高RD投资比例,背后的深意是改变以流量广告为主的营收模式,真正建立多元化健康的营收体系。从阿里的“云计算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云计算”收入来看,虽然分别只占12.1%和7.68%。但如果你看看亚马逊,AWS云服务以大约15%的收入份额贡献了超过30%的利润。刚刚开始盈利的阿里云,未来也将成为阿里的盈利责任。
与阿里巴巴的转型思路一致,互联网公司最高和最低的百亿烧钱投资都集中在云计算、AI、量子计算、芯片、5G、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都是为了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建立新的增长曲线。
但是技术研发的投入周期长,投入重,回报慢,需要坚定的信心。
早在2009年,阿里云就因为烧钱太多,看不到前景而被内部质疑。马云站出来支持阿里云,说10年每年投资10亿,然后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2017年达摩院成立时,阿里也承诺三年投入1000亿元进行长期建设,对技术的坚定承诺前所未有。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经过多年的高强度投入,阿里确实已经完成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技术布局。目前,阿里在全球设立了7个研究中心,底层技术领域超过16个,开源技术项目3000个,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首屈一指。阿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也获得了超过1万项全球发明专利。过去三年,超过60%的专利投入集中在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等硬核领域。
从整个行业来看,这些技术烧钱的收益也很可观。
追溯到2000年,当时《财富》世界500强中只有9家中国企业。当时美国和日本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列第一和第二,分别为179家和107家。中石化在中国榜单中排名最高,仅排在第58位。
统计显示,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有143家企业上榜,比上年增加11家,成为上榜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有122家企业入围。国内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领域。
万亿成本开发了什么?
2015年以来,互联网公司集体开始布局云、AI等数字生产力,RD投资逐年攀升。粗略算了一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万亿的投入,现在是时候分阶段检验成果了。
阿里的RD投资路径比较清晰,找准了数字经济之路,构建了云、端、底三个领域软硬件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让业务上云,让AI提高云的智能,以自研芯片计算。实现这些梦想,主要依靠阿里云智能、达摩院、平头哥半导体公司的科技铁三角。
阿里的巨额投资也带来了显著的进步。行业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了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份额数据。阿里云凭借自研的飞天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全球第三,连续六年实现份额增长;同时,阿里云在亚太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5.53%。
达摩院在自动驾驶、量子计算、AI大模型等领域逐渐有所建树。比如小曼驴,是阿里为“最后三公里”开发的L4级自动驾驶产品。目前已交付订单超1000万,创国内终端物流新纪录。据悉,达摩院已经启动了自动驾驶卡车“达曼驴”的RD项目,探索开放道路自动驾驶技术,这些都将对物流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去年,平头百姓发布了具有ARM服务器芯片全球顶级性能的5nm通用CPU芯片Eternal 710,代表着平头百姓实现了从专用芯片到通用芯片的跨越,成为一流的芯片公司之一。此外,平头哥还相继发布了业界最强的RISC-V处理器铁铉910和一站式芯片设计平台“无剑”,并打通了铁铉RISC-V系列处理器和基础软件。超过25亿颗国产芯片采用了铁铉处理器,成为中国最大的国产CPU。
阿里自己的电商、物流、金融服务都足够大。在内部应用这些技术产品,并将其扩展到整个行业,这是一个非常坚实的跟踪前进战略。
腾讯的RD专注于数字文化创意和数字经济,属于两个发展战略。
数字文创集中在腾讯的AI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魔芯等创新业务部门。例如,腾讯自研的编解码技术拥有超过100项国际编解码专利,正在推进VR直播等技术的未来研发。
腾讯的数字经济也初具规模。2021年,腾讯发布分布式云操作系统——浩驰,单集群支持10万台服务器;腾讯云的分布式数据库TDSQL,帮助20多家金融机构进行核心系统本地化。
虽然协同效应不明显,但是横跨两大市场也能保证腾讯的基本盘足够大。
百度押注AI是互联网的下一个场景,在自动驾驶、智能云、AI开放平台等领域都有自己的布局。其中,百度AI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第一季度,萝卜跑提供了19.6万次骑行。同时,飞桨开发者社区有477万开发者,服务18万家企业。
过去百度深受搜索和信息流广告增速下滑的困扰,一直在等待AI的大规模商业化。从目前的数据来看,AI已经逐渐成为第二条曲线,自动驾驶等业务也在逐渐产生商业收入。
其他如JD.COM,近五年研发投入近800亿,持续聚焦人工智能热点创新领域和应用场景;跨越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的网易,也在不断增加RD的投资比例。
在大众消费者看来,大工厂通常做得不对。阿里在搞量子计算,百度在造车,腾讯在做虚拟偶像。但事实上,数万亿的技术研发投入,已经让数字经济的核心悄然发生变化。
如何平衡未来和现在?
以快著称的互联网,现在也在学着慢。
阿里从2009年开始做云计算相关的研发,直到2022财年,阿里云才迎来13年来的首次全年盈利。华为花了近30年时间,在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一个芯片设计中心,达到了与高通相同的水平。
互联网公司如何平衡众多未知领域的投入和目前需要突破的核心技术?
在阿里的一次内部业务会议上,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曾经和下属讨论策略,试图回答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说,“什么是战略?策略是一个让你感到恐惧的问题,比如量子计算。”其中一个让他感到恐惧的场景是,“有一天,阿里巴巴买再多的服务器和芯片,都不能算量子计算机。”
因此,达也研究所投入到量子计算领域,具有很大的探索意义。2018年研发成功的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成为挑战量子霸权的先锋;2.0章的演进可以大大降低资源消耗。两个月前,达摩院宣布,一种新型量子比特芯片实现了两位门99.72%的控制精度,达到了国际上此类比特的最好水平。
图:达摩院新量子比特芯片
对于当前场景的痛点,阿里通过科技创造的新产品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比如在需要高手的工业领域,阿里AI进入了很多超大型钢企,将钢板表面缺陷的检出率从90%提升到98%;全国还有近30个城市的100个垃圾焚烧炉使用阿里云AI技术增加发电量。在需要复杂计算的气象领域,达摩院的AI Earth已经在水利部、国家气象中心、生态环境部等机构投入使用。
理工学院量子实验室的负责人石爻曾将这种状态描述为“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事实上,它专注于未来的愿景,然后保持专注。就是技术往往是从难点开始,落地是从下沉场景开始。
与国外一些互联网巨头不同,谷歌有一个著名的X实验室。这个由实验室主导的项目非常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其中一些项目在内部被称为“Moonshot”。这些项目都是野空,还有电梯、互联网热等太空死的项目。
相比之下,国内互联网公司的RD投资相对更专注,应用也更接地气。他们从IOE的IT安全入手,然后投资数字经济的转型。
当然,也要看到,中国互联网公司与国际巨头还有差距。与谷歌等公司在RD的投资往往超过1000亿美元相比,国内大型公司的RD投资仍在100亿美元的范围内攀升,中国互联网公司需要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