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宁曾经有一个很热的讨论,“有没有孩子,哪个家庭的幸福感最高?”
有的说,有了孩子以后,生活太累了,看着孩子哭很烦。还有婆媳关系,教育问题,经济问题。我想我很抱歉。是的,有了孩子之后,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动力,做任何事情都精力充沛。夫妻二人都改掉了以前的坏习惯,都很勤奋能干,生活优裕。有的说,不要孩子,夫妻感情很好,好好享受生活,幸福指数很高,孩子是累赘。是的,我小的时候贪玩,不想要孩子。结果长大了,看到孩子围着我的膝盖,我就很开心。两个人回家一个人玩手机真的很无聊。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有孩子的家庭幸福还是没有孩子的家庭幸福,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感受。
英国行为科学家保罗·多兰(Paul dolan)在《从此幸福地生活》(Happily Ever After)中提到,对已婚、未婚、离婚、分居和丧偶的成年人的幸福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未婚和无子女的人幸福感最高。这个结论还是很颠覆的。作为一个有孩子的母亲,我的心情也经历过起伏。我曾经觉得生孩子就是找自己的罪,让孩子跟着受罪。我真的不应该要孩子。刚有孩子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我不得不去工作和照顾我的孩子。经常回家,冰箱里空空。当我的孩子需要我的时候,我经常不得不加班。我也曾经迷茫过。既然我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那我为什么要生孩子?人到中年,就变得喜欢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才知道有了孩子后有多幸福,感受太深了。
需求满足心理学中有一个“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其实就是精神上的被需要。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有一种被需要的强烈满足感。因为孩子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他需要我们帮他解决吃、喝、睡的问题,教他说话、读书、学习各种技能。当孩子的能力达不到的时候,他总是向我们求助,我们的能力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当孩子们在家时,他们喜欢准备丰盛可口的饭菜。一个人在家就是瞎混,他们不可能对做饭感兴趣。他们很无聊。虽然养孩子的过程很辛苦,但是当你看到孩子从一个弱小的小人物变得强大,变得无所不能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会消失。
陪伴孩子的成就感有人说,成就感是人积极生活的动力。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成就了孩子,但其实孩子也在成就我们。有了孩子,我觉得自己有无穷无尽的学习动力,我发现以前孩子学的一些东西很难。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他们学习各种早教知识和多学科的学习方法,带着孩子进行英语启蒙、科学启蒙、思维训练和写作练习。他们在学校从来没有这么努力过。等孩子大了,开始叛逆,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青春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最后,忠实的妻子,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因为陪伴孩子,我强迫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也有多余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抑郁症的治愈感就是每年都有几次抑郁,每个月都有几天不开心。但当我抑郁悲观的时候,看到他们天真无邪的笑脸,听到他们温暖的声音,我就被成功治愈,精神焕发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比如鲍尔放学回家,会紧紧抱着我跟我说“我想妈妈了”,然后缠着我给他读书,陪他玩,直到他厌烦为止。忙起来,不愉快的事也就慢慢淡化了。比如曾经关系紧张的大宝,放学后笑得很开心,吃得津津有味,回家晚了还发消息。虽然我话不多,但我的行动充满了喜悦和关怀。情绪控制能力差的孩子还是可以走出困境的。一个成年人怎么了?坏事只是暂时的。如果你眼光长远,不断努力,你会在偶然中遇到美好的事物。
勾起童年回忆的甜蜜感觉人到中年,就开始怀旧了。他们总是在孩子身上看到童年的影子,想到我父母对我照顾的点点滴滴。回忆这些有一种甜蜜的感觉。比如给孩子做面条,我就想起小时候吃面条的场景。妈妈把一条白毛巾搭在肩上,和面。天气很热,没有空风扇。妈妈在做面条的时候,汗珠一滴一滴的掉下来。她时不时拿起肩上的白毛巾擦一擦。面条做好了,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凉水里凉一凉,给每个人放一碗,舀一勺西红柿鸡蛋汤,放一点豆角蒜泥,就着没完没了的蝉鸣吃了起来。很好吃。以前虽然很辛苦,但是父母不会让我们错过每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都有一种仪式感,都想变得漂亮。
写在最后:幸福是个神秘的东西,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我的感受是:满足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成长很有成就感,抑郁的时候很容易治愈。在我的孩子身上看到过去是甜蜜的。这是我理解的幸福的味道。我是@ NingMaWuYu两位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陪伴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分享育儿感受,落地育儿干货欢迎关注,在育儿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