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去平遥了,平遥古城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

最近要去平遥了,平遥古城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第1张

主要的美食小吃有平遥牛肉,曹家熏肘,叫花鸡,碗托子,酱梅肉,平遥大烩菜,包皮面,握溜溜,油糕,煮疙瘩,糊塌子,剔尖,刀削面,剪刀面,搓鱼儿,石头饼,蘸尖尖,蘸片则,豆面抿尖,猫耳朵,玉米发糕,和和饭,切疙瘩,玉米窝窝头,拨烂子,凉糕,过油肉,菜饭,油茶,玉米黄煎,酒枣,拉面,馏圪蚪,干面饼子,黄菜火烧,莜面栲栳栳,水煎包,红面糊糊,擦圪蚪,豆腐脑等。

平遥牛肉制作工艺独特,色泽红润,绵香可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在平遥几乎家家饭馆都有,其品牌众多,知名的有“冠云”以及步升,欢春等等,均为上品。世界著名歌曲《山西好风光》中提到了最著名的山西美食--平遥牛肉,平遥牛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老少皆宜。

2.平遥碗饦子是驰名三晋的风味小吃。清光绪年间,平遥城南堡著名厨师董宣,总结前人经验,创造出色、香、味俱佳的平遥碗饦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从北京到西安路经平遥,吃过董宣做的碗饦子后,赞不绝口,赐于重赏。平遥碗饦子制作方法独特,先将小麦面或荞麦面用温水调成糊状,放入油、盐、葱花等佐料,由稠到稀调匀,盛入小碟,上笼蒸熟后放凉。色淡黄,互不沾连,折卷不断。食用时冷调、热炒均可。冷调时将碗饦切成条状放入盘内,加醋、蒜泥、芝麻酱、香油、辣椒面、大料水,拌匀而食热炒时用熟猪油或麻油抄底,先用葱蒜将碗饦爆炒,再加入山药蛋丝或豆芽菜,烹以酱油、醋、大料水等。平遥碗饦子历经百余年,深受群众喜爱,城乡庙会、集市上,碗饦小摊随处可见。

3.泡泡油糕在平遥是很有名的,馅是枣泥,豆沙做的,用油炸成,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爱吃甜食的女孩子到了古城是要必点!中档饭店的一盘油糕十来个卖到18,明清街上的某餐厅卖到28,分量还没有中档饭店的多,如果想吃,又对卫生质量有考虑,中档餐厅的这个价位可以接受了。

4.莜面栲栳栳(栲栳kǎolǎo)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制做工序非常严格,将莜面加以烧开的水,用擀面棍搅拌成面团,必须趁热将其揉精。接下来在手掌上将小莜面团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变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 大约长10厘米,宽5厘米的舌型薄片卷出来的圆筒状就是它的大小。然后像蒸馒头一样蒸熟,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卤子(平遥人称“沾水水”)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栲栳栳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栲栳沾卤子吃,卤子一般有的是肉酱,也有用肉,土豆,茄子在一起炒在勾芡。另一种是切开加菜炒着吃。如果你来到平遥,这一定是你不可错过的美食之一!

5.过油肉是山西名菜之一,更是平遥地方菜之一,用精选瘦肉经过上浆、拉油,配天然黑木耳、蒜台、葱头炒过。山西人好吃醋,对醋的炒用在烹调中很有讲究。此菜成品色泽金黄鲜艳,味道咸鲜闻有醋意,质感外软里嫩,是难得的美味佳肴。

6.在平遥叫揪片和切疙瘩是区别的。切疙瘩一般比较小,揪片比较大的。切疙瘩的制作也分三大类的:一,就是家常吃的切疙瘩,有的是先把面擀成筷子厚薄的片,然后再用手切,切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指尖下压另一种是用指尖上挑。切的最美的就是指尖大小,厚薄均匀,大小一致,用手指压的就像个小耳朵,不仅好看,而且好吃,很能增加人的食欲。二,就是手撕切疙瘩。把擀面的过程省了,直接用手指撕切疙瘩。这个技术要求更高些,一般新手是做不好的,要求手指功夫过硬的,才能切的很匀称的,一般是边切疙瘩边把面转圈撕薄的。三,就是把面擀得比较薄,撕得比较大的切疙瘩,这个在有的地方就叫揪片的。切疙瘩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吃的,只是要吃的人多的话,手切的比较累,不如切馏则来的快。但切疙瘩比较蘸调和,口味重的人尤其喜欢吃的,夏天的时候清水煮上豆角或西葫芦,冬天水煮上胡萝卜,调上炒西红柿酱,浇上一勺小炒肉,再就上一根大葱或蒜瓣,用平遥的土话讲:“美吃损了!”看到这里,是不是你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7.刀削面全凭刀削而得名,以刀功和削技的绝妙而被称为“飞刀削面”,功艺精巧的厨师削出来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刀削面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黏,越嚼越香,配浆汁、蘸陈醋同吃,极具风味,在北方广为流行。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数平遥。

8.猫耳朵是一种平遥传统面食,因形似猫耳故名。猫耳朵吃起来筋滑利口,制作简便又适用于多种面粉和浇头,所以倍受平遥人喜欢。猫耳朵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面倒入盆里,加入水和起(水温:冬热、夏凉)打起穗子和成面团,揉匀揉光。 面团稍饧后上案,再次揉光,擀成约2分厚的面片,撒上面扑,用刀划成1寸宽的长条。然后左手执面片,面片头端朝上,右手食指和拇指揪下指头肚大小的面块,反方向搓捻(即食指朝下捻,拇指向上搓,一般是连揪带搓,同时操作),使面块成为猫耳朵形(凹肚形),使它从手的上端(即脸的前端)翻跳入开水锅内,煮熟捞出即成。

9.和和饭是平遥的另一道风味面食,也是平遥人的经典早晚餐。和读音为,意思为搅拌、混合饭,有菜有面有米有汤。和和饭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将菜、面、米、汤混在一起做成的面食。相传这种饭食起源于晋未,胡羯人进入山西,主要居住在武乡一带,他们属游牧民族,来到这里定居后,不习惯吃山西的粗粮,也不会做,于是他们就把粮和菜一起煮入锅中,煮熟了食用。人们就叫这种饭为胡胡饭,因在当地胡与和音相近,日子久了,就演变为和和饭。 和和饭属稀饭类,其作法其实很简单。具体做法是先在水中煮上适量的小米、黄豆、南瓜、土豆、红薯、红萝卜、白萝卜、山药豆等,待熬成粥状基本熟后,下入掺杂豆面的面条,再加些白菜、青菜、韭菜、葱、芫荽、生姜末、盐之类,和和饭就算做成了。说白了,和和饭就是在同一锅中,米、面、菜样样俱全,风味独特,红、白、绿五颜六色,别具一格。不仅味道可口、老少皆宜,而且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所需各种徵量元素均高于其它食品,是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最佳食品之一。

10.黑腕子乃平遥人过年必备的美事,其中有烧肉,酥肉,丸子,烧夹酥,酱梅肉,肘子等。

著名景区: 1.平遥县衙 2.日升昌票号 3.文庙 4.清虚观 5.平遥城墙 6.瓮城 7.谯楼 8.角楼 9.点将台 10.马面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2015年7月13日,平遥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

平遥的饮食以山西地方特色为主,各式面食居多,口味适中。“新平遥三宝”中,有两“宝”都是吃的——牛肉和长山药,这两样东西在平遥也是家家餐厅都有得卖。如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平遥古城必吃美食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豆腐脑

平遥的豆腐脑与其它地方的豆腐脑略有不同。平遥豆腐脑在制作时要把粉条、黄豆、淀粉及各种调料煮制而成为卤汁。食用的时候将豆花浸入碗内的'卤汁中,鲜嫩可口,香气四溢。与烧饼、油条同吃,别有风味。

手工月饼

手工月饼是平遥特色食品,一般来说用面粉、白糖、红糖、芝麻、花生仁等原料,以纯手工制作而成。大的两元,小的一元。饼皮薄酥香脆,馅料清香而不油腻。分有甜馅和咸馅的,刚刚出锅、热腾腾的手工月饼最为美味可口。

平遥牛肉

平遥牛肉早在明代中期就开始四远驰名。它选用优质的小牛腿肉煮熟后腌制而成,特点是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酥可口,而且色泽红润,肉丝纹络清晰可见,外观十分诱人。

历史上,平遥加工五香酱牛肉的著名作坊有“隆盛旺”、“兴盛雷”、“自立成”等老字号,现在最著名的品牌是“冠云”牌

碗托

碗托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最早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一盘上好的碗托面质筋道、滑爽可口。制作碗托时先用白面、温盐水、菜油等调和成糊状,然后盛入五寸小碟内上笼蒸熟,晾凉后即成。碗托既可凉拌又可热炒。这一小吃在古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栲栳kǎolǎo)本是忻州地区的一种特色面食小吃,渐渐成为整个山西地区的特色食物之一。“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其得名是由于形状像“笆斗”,民间叫“栲栳”——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钟用具。

水煎包

"水煎包”是平遥名吃之一,在当地人们简称它为“煎包”,其状扁圆,上下呈金黄色,外酥里鲜,口感甚佳,因其馅不同,分为羊肉、猪肉、素菜水煎包多种。

拨烂子

拨烂子时山西常见的一种粗粮食品。多是用土豆(也有用圆白菜做的,做法相同口感不同)、白面和高粱面为主料,土豆去皮、擦丝、过水后倒入面粉中,裹面上锅蒸,蒸熟后再和配菜入油锅翻炒出锅。拨烂子是一种比较清淡的主食,吃起来清香热和。

长山药

平遥长山药是一种食品,亦可入药,有健脾、养胃、益气之功效。块茎肉质肥厚,直径2-7厘米,外皮黑褐色,外皮黄褐。平遥长山药是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历史悠久的著名特产,尤以岳北一带所产长山药尤为优质。

平遥古城内各个餐厅都有以长山药加工而成的菜肴,主要有拔丝长山药、蜜汁长山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41754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6-07
下一篇 2024-06-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